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mxi的配胶之谜?——正手欧米茄5亚洲,反手捷踏亚洲

2023-02-26 19:06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有些底板配硬度高的套胶,它反而会降低整体的出球质量,尤其是旋转加不上去,裹球会很差,拉弧圈非常费劲,手感发闷,打不透,只能拼命撞击。但是我们知道,拼命撞击之后,你的动作其实已经变形了。动作一旦变形之后,拉球其实就不像是拉球了,会变得像是“撞球”,这就很尴尬了。像张本智和alc,inner alc,inner zlc和tmxi都是这种类型的底板,它们配硬度高的套胶之后,就不裹球了,就容易发闷了。

       张本智和本人是打的两面d05,但我们需要注意,他打的是粗纤维版的选手注,与市场版差异太大了。其次,他是打的特制的d05,特制的d05应该是有更多内能,然后胶面可能是更嫩,虽然不耐磨,但是应该会提升裹球能力。总之,选手的配置,有些是可以参考的, 有些就没法参考了。比如波尔alc市场版就可以配两面d09c,这个是和波尔本人一样的。另外,樊振东alc也可以反手配d09,正手配狂飙刷油,这个和樊振东也是一样的。但是,不是每个底板都能照搬选手的配置,比如市场版奥恰洛夫alc,它配d09c就发闷;虽然奥恰洛夫本人是正手d09c,但市场版别这么配,太硬了,简直打不透。

        说回到安宰贤tmxi,这板子是真的很出色,作为内置,它不发闷,酥脆感明显,前提是反手不要配太硬。反手是推荐龙啸,欧米茄5pro或者雷赫,这些套胶配上去,那是拉打皆宜,拉冲下旋会非常裹球,出球质量也高,可以说板板酥脆。tmxi的优势就是裹球,旋转和控球,还有就是酥脆,毫不夸张的说,tmxi其实比张本alc更适合德套。如果都配德套,tmxi比张本alc的档次更高,综合性能会更好一些。张本alc当然也好打,但配胶就略麻烦一点,张本alc会更弹一些,裹球不如tmxi。

        捷踏亚洲我配过好几个板子,唯有tmxi贴上去比较好打,别的板子贴上去主要是裹球不太好,旋转不太好。由此可见,tmxi的裹球和旋转,它真的是出类拔萃的。而且我们知道,德套最不缺的就是弹性和速度,tmxi正是为此量身定制的,在持球和制造旋转方面,tmxi是顶级的,甚至比蝴蝶底板更强大。但有一说一,捷踏亚洲这种高密内能海绵的旋转还是差点,它配tmxi算是可以用的,但依然脱板偏快,裹球也就一般,略差,用是可以用,但依然会有一些无谓失误。虽然捷踏亚洲已经比多尼克F1好打很多了,但它们都是涩套,而且都是高密度的,裹球其实都难以做到非常好,只能说捷踏亚洲比F1好,但还是比蛋糕海绵差一些。捷踏亚洲这种配一些纯木的反手估计是合适的,纯木脱板偏慢,捷踏亚洲脱板快,两者组合,倒是不错。  

        单独来说,欧米茄5亚洲其实是挺厉害的,它是50度海绵,硬度是类似d05。但很明显的,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tmxi不适合太硬的涩套,配硬的反而发闷。我一开始用欧米茄5亚洲打正手,无谓失误有点多,而且拉冲下旋的失误也比较高。虽然说勉强能用,但确实难用,当时我还没搞清楚,我一直以为tmxi正手适合高硬度的涩套。然后我打算用反手的捷踏亚洲试试打正手,这一换不得了,捷踏亚洲虽然是高密海绵,当时用作正手,冲下旋就很稳,出球还很转,裹球还很好,单板质量还非常高。

         差点吐了一口老血,原来tmxi正手不适合太硬的涩套,难怪之前觉得配胶不太合适。这用47.5度的捷踏亚洲打正手,海绵硬度是真的合适,裹球非常舒服,正手拉冲下旋简直是十拿九稳,瞬间就没有什么失误了。之前用50度的欧米茄5亚洲冲下旋 ,失误到吐血,虽然勉强可以用。这正手换成更软的捷踏亚洲之后,怎么打怎么有,而且出球就比较喷,很像张本alc正手配亚萨卡威力x,几乎是一种完美的组合了。底板和套胶的速度,旋转和控制都能做到极致,很明显的,tmxi正手就应该贴银v,金v或者欧米茄5tour之类的,大概47.5度的海绵。

         配胶真的是“麻烦”,配胶不合适,怎么打就怎么没有,总之就不顺手。tmxi这正手试了试软弹的套胶,底板感觉手感提升了“一百倍”。之前打着总觉得好打,但不那么好打,原来是配胶的问题。反手的捷踏亚洲算是够用,就是起下旋的时候有点麻烦,更依赖手上去加旋转,套胶本身在小力量下旋转一般,但只要发力充分了,它的旋转是很强的。



Tmxi的配胶之谜?——正手欧米茄5亚洲,反手捷踏亚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