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记(1):出发


G598次列车驶出上海虹桥站,渐渐加速。我与隔壁的小哥攀谈起来,得知他是公司外派的员工,今天到合肥和宁波出差。
“原来你没有在春节回老家是这样。”听完我为何春节不回老家的解释后,小哥深有同感,“放开后,大家都报复性出行。不过这也是件好事,毕竟生活总要恢复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小桌板上。
窗外出现安亭北站的站台,列车拐上京沪高铁。灰白的穹顶下,早春二月的江南农村如电影一般,在眼前掠过。田地里,部分尚显倒伏的枯黄;还有的已穿上绿色的衣裳,准备即将的萌发。

一片水域出现在视野里,阳澄湖到了。这里因为“阳澄湖大闸蟹”而风靡全国,同时也作为调节器调节城市的体温。湖水在桥下荡漾,和岸边摇曳的芦苇互相映衬,一片灵动之感。水不仅阻止江南的土地荒漠化,更让我们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华夏文明的滥觞。
南京南站停车后,列车重新启程。越过长江不久,列车进入安徽境内。高耸的美洲黑杨取代钢筋水泥的高层,如哨兵一样守卫这片土地。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后,田野里的冬小麦已经急不可耐地探头伸腰,准备在春天萌发。休耕地里,三只水牛摇着尾巴闲逛,非常自在。
列车缓缓驶入合肥南站。站台上的旅客神态各异,有人悠闲地吐着烟圈。我和小叔在到达层碰头后,向停车场走去。
汽车在公路的车流里一路向北。我发现合肥又变了许多: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公共交通也更加方便;不过合肥又似乎没有变化:市中心的老公房和我童年时代的别无二致,无非又增添几分岁月感。
当代未来城到了,这是爷爷奶奶现在的住址。我怀着激动而又羞涩的心情,敲响爷爷奶奶家的门。大门缓缓打开,迎接我的是爷爷奶奶慈祥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不由得回忆起儿时放学后回家的感觉,竟是那么相像。

我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多回来看望他们,而不是“口头孝敬”。亲情和时间一样,最忌讳的是无限的延后,否则就会错过,空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