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科考博 北外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读博计划|参考书|真题答疑|面试|导师推荐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各方向专业介绍:
1、全球供应链方向(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区域研究)
注重将现代物流、运营理论与数学、信息、工程方法结合,培养能应用管理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在数据驱动和信息系统支持下的跨越国界、跨越组织边界运营活动中的管理问题,如全球供应链协同生产与库存管理、收益与关系管理、供需网络分析与优化等,适合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互联网与科技公司、跨国公司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与咨询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大数据与全球电子商务方向(互联网创新及用户行为、数字消费者行为与组织管理)
注重将信息科学、数学、语言学方法与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理论相结合,培养能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挖掘、多语言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处理、跨语言信息处理及管理研究方法,研究数字商务模式的创新趋势与跨文化采纳,政府间信息共享与互联网全球治理,基于多语言、多文化背景消费者的数据挖掘、用户画像和智能推荐,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决策等,适合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科技咨询公司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智能会计方向(公司金融/智能会计、公司金融/公司治理)
注重信息科学、数学、统计方法与会计、审计理论结合,培养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数据仓库与挖掘、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法创造性地研究会计、审计智能化及财务信息共享过程中遇到的管理问题,数据驱动和商业智能系统支持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内外部审计、会计信息披露、财务决策、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决策等问题,适应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证券研究机构、投资公司、咨询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智慧型、创新型的高级复合专业人才。
4、跨国投资风险管理方向(区域研究与产业组织、区域研究与国际经济、区域研究与财政金融)
注重风险管理理论与国别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培养能运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研究、评估与管理跨国投资所面临的,区域与国别投资环境中包括政策法律风险、国家风险、异质文化冲突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适合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亚投行等国际组织或咨询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跨文化管理与传播方向(组织管理与管理伦理)
注重将信息科学、数学、语言学方法与管理、传播理论相结合培养能运用多语言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处理、跨语言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基于多语言信息传播的传播网络分析、精准信息推送、舆情预警、品牌感知监控基于语言和非语言的跨文化沟通、商业文化认同感知,跨文化组织行为等前沿问题,掌握极佳的沟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综合决策能力和战略发展眼光,适合在高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新闻机构、管理咨询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众号:985院校考研考博资料库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一、网上报名(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报名日期:2021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
二、所需材料:
(1) 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2022年博士生报名登记表》原件;
A)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均须本人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
a)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脱产学习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b)报考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者:须在表中相应位置签署“同意报考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意见;
B)应届毕业硕士生由所在高校研究生院(部、处)填写意见并签字盖章;
C)其他未就业的非应届硕士的单位意见栏不需填写意见。
(2) 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原件;
(3) 《体格检查表》(按要求在“二甲”<含>以上医院体检完成;或在2021年12月30日之前六个月以内的体检报告原件);
(4) 硕士生成绩单复印件;
(5) 往届生须提交: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复印件(评阅/评议书及成绩单两项可从本人人事档案、或硕士生毕业院校档案馆复印,之后加盖档案部门或研究生毕业院校研究生院/部/处公章);
应届毕业硕士生需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函件(需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原件;
(6)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双面打印;应届生可提交论文初稿);
(7) 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书;(按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招生下载中所提供模板撰写);
(8) 外语(第一外语)等级证书复印件;
(9) 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论著复印件(封面、版权页和目录);
(10) 其他能证明申请人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材料,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材料(材料涉及时间期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之间):
a) 申请人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项目任务书复印件,包括项目名称、编号、立项机构、项目简介、已有或预期成果);
b) 申请人参加学术会议情况(邀请函及会议宣读或发表论文);
c) 科研、学术获奖情况(获奖证书复印件);
d) 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情况(邀请函及回国人员证明的复印件)。
三、申请资格审核与材料评价:2022年1月至2月
申请资格审核与材料评价的成绩(百分制)构成:
1.往届生:研究计划书:60%;发表论文、论著情况15%;科研项目及学术获奖:15%;参加学术会议或国外访学进修情况:10%。
2.应届生:研究计划书:60%;发表论文、论著情况10%;参加学术会议或国外访学进修情况:10%;学术素养和科研潜质:20%。
四、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综合笔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
综合笔试:3月12日上午:外语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3月12日下午:专业科目笔试(3小时,满分100分)
综合面试:由博士生指导教师组织专家组成面试专家小组,专家组对考生进行百分制打分、撰写评语,取平均分得出考生最终面试成绩。综合面试环节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素养、学术志趣、研究能力、创新潜力等。
五、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综合考核成绩计算办法:申请资格审核与材料评价占3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占30%,综合面试成绩占40%的加权成绩。其中任一环节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外语成绩必须合格,不计入总成绩,作为录取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