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被离婚折磨坏的?

孩子是如何被离婚折磨坏的?
Q1
小时聪明活泼的霖霖,读学前班时父母开始闹别扭,延续有几年后最终离婚。父母离婚后不久都各自有了新的家庭,霖霖只好跟随姥爷一起生活。
姥姥在几年前就去世了,姥爷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着霖霖。随着霖霖的慢慢长大,姥爷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于是,在这几年中,好心的邻居总是把霖霖带到自家与孩子一道完成作业、吃饭、看电视。而在同学家里,看到小伙伴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陪伴,而自己只有姥爷,而且在别人家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每当回到自己家,看着身体羸弱的姥爷,小小的霖霖便经常自己偷偷地哭,姥爷看着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孤苦伶仃的外孙,也会忍不住老泪纵横,不禁感慨:可怜的孩子,怎就你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呢!“是啊,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妈妈,而我就没有呢?是因为我不乖,他们都不要我了吗?”霖霖总是在心里想着这个问题。在学校里,其他孩子经常说我爸爸如何如何,我妈妈如何如何,只要听到这样的谈话,霖霖就会独自躲到一个角落。时间一长,自卑便在霖霖心里扎了根,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不爱说话,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同学们做游戏,他常常是以身体不舒服而拒绝,上课从不发言,想说而忸怩作态,老师点到他的名,他只会低着头,一声也不吭,作业完成效率低下……

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更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案例中的霖霖,从小跟姥爷一起生活,既缺乏父爱、又缺乏母爱,看到邻居家孩子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听到学校里其他小伙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如何如何,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再加上姥爷对孩子的同情,使得孩子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无助,也更加使得其自卑心理加重。

面对儿女婚姻的失败,许多老人经常大发感慨。这会给本来心灵已经受伤的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觉得自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这使青少年的人格、自尊严重受挫,极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对老人产生敌对情绪。
因此,单亲隔代教养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感慨世事的变迁,感慨孩子无依无靠很可怜,或是有意无意总流露出对孩子的同情,而应该为孩子做出积极、乐观的表率,影响孩子的心理。在这个基础上,老人才能有效地激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