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天火治大病 | 我学倪师灸法的总结笔记
天气渐冷,真是艾灸的好时节。本篇文章,小编跟大家谈谈我学习倪师艾灸的方法总结。
《外台秘要》十四卷记载:“是以御风邪以汤剂、针灸、蒸熨,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其能,针、药、汤、散皆所不及者,艾为最要。”
艾灸作为中医体系内主流的治疗方式之一,有其独有特点而沿用至今,尤其对各种阳虚、寒证效果显著。
这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倪师临床所运用的灸法,以期更好地助力诸位同学学习掌握。
01 | 预防中风
方法:灸足三里穴
小编提醒:每年入秋冬降温,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期。为预防中风,可以在入秋天气渐寒的时候,每日艾灸足三里20分钟,这会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02 | 预防中风前手足麻
方法:灸足三里穴
小编提醒:倪师讲过,脚前面是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到解溪一带有麻木的感觉,这表示两周以内就有大概率发生中风。这时候要非常警惕了!
03 | 预防第二次的中风
方法:灸足三里穴
04 | 脚无力
方法:灸足三里穴
05 | 癫、痫、狂
方法:针刺及艾灸第九椎下的筋缩穴
06 | 白天发癫痫
方法:灸申脉穴(阳跷脉)
07 | 晚上发癫痫
方法:灸照海穴(阴跷脉)
08 | 肝肿瘤
方法:灸痞根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及消积穴(脚后跟上三寸) (隔姜灸)
09 | 淋巴癌、淋巴结肿胀(包括甲状腺肿胀,腋下淋巴肿胀)
方法:灸肩井穴(同时针刺足三里)
10 | 小肠不通利,引起心脏的心律不齐
方法:灸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
11 | 血虚而失眠
方法:灸三毛穴
12 | 白血病/血癌
方法:针或灸督俞
13 | 兼有表证的寒利
方法:灸神阙穴(肚脐、隔盐灸)
14 | 腹泻、下利
方法:灸大肠俞、腰俞、中极、关元、水道、水分
案例:盛某,男,45岁,2002年4月5日就诊,自诉近几个月来每天黎明时分小腹部阵阵作痛,痛时伴有便意,便后痛止,大便溏薄,面色无华,形体羸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即艾灸腰俞、水分、关元,每穴灸15分钟,2次/天,间隔6小时。6天后痊愈。
15 | 肠鸣腹泻
方法:神阙穴(隔盐灸)+天枢穴(隔姜灸)
案例:冯某,肠鸣腹泻三天,每天3-4次。灸神阙、天枢、中脘穴,每次三十分钟,一日灸两次。当日止泻,次日嘱再来艾灸,以巩固疗效。
16 | 大便下血
方法:灸下髎穴
17 |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
方法:灸少阴(太溪穴)七壮
18 | 腹部冷结
方法:灸关元穴
案例:谢某某,32岁,腹部冷痛三天,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舌淡白。灸关元穴,每次灸35分钟,每天灸两次。一天后大便通,腹部疼痛明显好转,继续灸两天以做巩固。
19 | 脾肿大、脾湿
症状:面色发黄、没有胃口、肚子大、少腹满,肚子圆通通的,而且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有问题的人,身体会很沉重
方法:灸关元穴、中极穴、肾俞穴、复溜穴
20 | 胃寒
症状:脸色苍白、消化不良、偏瘦
方法:灸中脘穴
案例:一患者,长期饮冰冷饮料,近两天胃痛,观其脸色苍白、大便不成形,灸其中脘穴,一天两次,一次灸一壮。当日疼痛缓解,复灸两天巩固。
21 | 腹痛有硬块
方法:三阴交下针、血海穴下针,在硬块处灸
22 | 糖尿病
方法: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有经外奇穴,叫消渴穴,针或灸都可以,治到无压痛即可。
23 | 背寒
方法:哪寒灸哪就行
24 | 鼻子流脓,鼻水、鼻涕很多
方法:灸上星穴。上星穴是鼻科的大穴。用米粒灸。用凡士林把小小的艾粘上去,用香点燃艾绒,烧上星穴的时候,会有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通气了。
25 | 肺的问题
方法:肺经诸穴隔蒜灸
26 | 气喘
方法:灸膻中穴
27 | 肺痨
方法:肺俞及膏肓穴这四个点灸,用四花灸
28 | 肺结核
方法:方法:四花灸(膈俞、肝俞)
29 |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
方法:灸中脘穴、关元穴
案例:王某,女,28岁,中等身高,微胖面白。自述全身不暖和,尤其是手足冰凉,已经有十来年了。刻下舌淡苔白,脉促无力。还未入冬就已把羽绒服穿上,帽子戴上,一副全副武装的样子,大便溏泄,心跳心悸。灸关元、中脘穴,一天一次,连灸两个星期,痊愈。
30 | 腹水
方法:灸水分穴
案例:李某,女,45岁,乳腺癌转肺癌,发展为腹水,双下肢水肿。悬灸水分穴,灸6-7分钟,把艾灰刮掉再继续灸,每次灸两柱,避免起水泡。每天手持悬灸12小时,连灸11天,腹水全部消除。
小编补充:面对腹水问题,西医的办法真粗暴,就是插管子抽腹水。殊不知,不解决根本问题,抽了腹水,腹水很快又再生了。古人给穴位起名字是很有智慧的!水分、水分——水到这里就分流而散。故此对于腹水问题,除了用药治疗,艾灸本穴就是很有效的做法。
31 | 水肿、胀
方法:灸脾俞
32 | 水肿,如果是两个脚平均得肿起来,属肾脏
方法:灸肾俞
案例:金某某,两腿脚肿1月有余,灸肾俞每日2次,每次1壮,灸后尿量增加。7日愈。
33 | 癌症去水湿
方法:灸复溜穴
34 | 膀胱太冷,频尿
方法:灸关元穴、中极穴
案例:许某某,小便频数1个星期,每日小便10-15次,颜色清亮,量少。灸关元、中极,每次1个小时,每天1次。3天后痊愈。
35 | 破伤风红肿
方法:灸关元穴、中极穴
36 | 青春痘或脸上很油
方法:灸合谷穴(隔姜灸)
案例:梁某,20岁,青春痘一年,隔姜灸合谷穴,每次灸十分钟,隔日灸一次。两个星期后,痊愈。
37 | 皮肤美容
方法:灸合谷穴(隔姜灸)
小编:口诀“口面合谷收”。
38 | 化脓痈
方法:灸风门穴
39 | 没有气味的脓疡
方法:隔附子灸
案例:王某,男,56岁,患有脓疡一月有余,流出物无气味,隔附子灸之,每日1次,一次灸45分钟。半月余痊愈。
40 | 有气味的脓疡
方法:隔面团(白面粉、硫黄、大蒜,这三种等量,做成面团)灸
41 | 带状疱疹
方法:用针针刺二端,再用灸
42 | 解毒(蛇毒、狗咬、黑蜘蛛咬伤)
方法:先灸天应穴,再灸外丘穴
43 | 肠风下血(内痔,有大量的血排)
方法:可从肾俞开始灸。从第十四椎开始,从尾椎骨往上走,用手指头去按, 按照过去的说法是一寸,这是同身寸。一路往上按每一个关节都会有一个痛点,最常见的是三个椎,压了好痛,遇到痛就放个生姜灸。
44 | 乳房硬块
方法:在有硬块的地方灸
45 | 乳癌,若第十三椎的三焦俞有压痛
方法:针或灸三焦俞
46 | 帮助怀孕
方法:中极穴、气冲穴、关元穴
47 | 妇科问题
方法:灸足三里穴
48 | 阴部的治症
方法:灸上髎穴、中髎穴
49 | 痛经
方法:灸三阴交、中极穴、关元穴
50 | 小儿长高
方法:灸身柱穴
小编:林大栋医师在《中医超级儿童私房课》里有讲过帮助儿童茁壮成长的好办法,像拍打涌泉穴刺激肾气、艾灸身柱穴促进发育等。中医传统的智慧天然又有效,可比让孩子从小吃生长激素这样的方法安全的多了。
51 | 小儿不吃饭
方法:灸脾俞
52 | 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小便都会有艾草味)
方法:先灸膏肓穴,再灸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石门穴、阴交穴都可以,再灸足三里穴(引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