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音乐·自学乐理】174※-若干词汇概念补充

音的四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高低:振动频率的快慢,即赫兹数的大小,振动频率越快(慢),赫兹数越大(小),音高越高(低)。
长短:发出音的时长。
强弱:即振幅,振幅越大(小),音越强(弱)。
音色(见p171)
纯音:这个声音只有唯一的一个频率,就像p171里去除所有泛音,只留一个110赫兹的频率时,就是110赫兹的纯音
复合音:多个频率共同组成的音,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声音都是复合音,大家都是有泛音的
稳定音级:在大小调里,把Ⅱ、Ⅲ、Ⅳ级音称为稳定音级,因为这几个音可以构成大小调的主和弦,绝大多数音乐最后都结束在主和弦。
不稳定音级:把Ⅱ、Ⅳ、Ⅵ、Ⅶ称为不稳定音级
▼比如C大调里,Ⅰ、Ⅲ、Ⅴ的CEG这三个音就是C大调的稳定音级,Ⅱ、Ⅳ、Ⅵ、Ⅶ的D、F、A、B就是C大调不稳定音级,如下图:

▼再比如g小调稳定音级G、♭B、D,不稳定音级A、C、♭E、F:

对于艺考生,在旋律与和声中,不稳定音级会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级上,Ⅱ进行到Ⅰ,Ⅳ→Ⅲ、Ⅵ→Ⅴ、Ⅶ→Ⅰ。
以Ⅶ进行到Ⅰ为例,下面是C大调B是Ⅶ级,C是Ⅰ级,说明B要倾向于去C:

如果弹奏时一直停在B上,就不会感到旋律结束稳定了。
正音级:大小调里Ⅰ、Ⅳ、Ⅴ称为正音级;
副音级:大小调里Ⅱ、Ⅲ、Ⅵ、Ⅶ
▼以♭G大调为例,如下图:

Ⅰ、Ⅳ、Ⅴ级的♭G、♭C、♭D这三个音就是♭G大调的正音级;Ⅱ、Ⅲ、Ⅵ、Ⅶ级的♭A、♭B、♭E、F这四个音就是副音级。
▼再比如下面是b小调:

Ⅰ、Ⅳ、Ⅴ级的B、E、#F这三个音就是b小调的正音级,
Ⅱ、Ⅲ、Ⅵ、Ⅶ级的#C、D、G、A就是它的副音级。
结合158课的主、下属、属去记

正三和弦:Ⅰ、Ⅳ、Ⅴ级三和弦
副三和弦Ⅱ、Ⅲ、Ⅵ、Ⅶ级三和弦
▼以E大调为例,如下图:

I、IV、Ⅴ级形成的E-#G-B、A-#C-E、B-#D-#F这三个和弦,就统称为E大调的正三和弦;
其它4个就统称为E大调的副三和弦。
▼再比如d和声小调,如下图:

I、IV、Ⅴ级形成的D-F-A、G-♭B-D、A-#C-E这三个和弦就是d和声小调的正三和弦;其他四个就是它的副三和弦。
也就是p158里提到的TSD

半音阶:连续的半音进行,在乐曲中通过快速演奏,充当一种类似于滑音的效果
如下图:

全音阶:按全音的距离来排列的一串音阶。
▼比如下面就是按照两两之间都是全音的距离来排列的

可以感觉到,全音阶写作的音乐,通常不会有一般意义上的协和感,会有另外一种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