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绘心像pt16】实在

少女喜欢坐在餐厅看书。
理由有三:三餐之外这个地方都很安静;想拿什么吃喝最为轻松自在;坐在一个最为实在的地方读故事也好,读理论也罢,虚实之间的错位感令她尤为喜欢。
穿着只有宴会和舞会才穿的裙子坐在小圆桌前,面前有糕点的甜蜜和红茶的芬芳。
她在读书,还是艰深晦涩的哲学。
她睁大镜片后的双眼,试图从哲学家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但是读者觉得他讲的很不清楚的内容里理出一条头绪。
作者似乎想要告诉她一种相对较为唯心的观点:万物不经过人的观测和体验,就不存在。
“也就是说,现在我说这块蛋糕,要说成【我看到的这块蛋糕】咯?”
对于这种文字游戏,少女提起了些许兴趣。
“我不去看这块蛋糕,它就会消失吗?”
“也不会。吗?”
这不是什么单纯的文字游戏,它正挑战着少女不太成熟的认知。
少女没有理会这挑战,思绪却飘向了别的地方。
“什么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坏的。”
少女出生的家族算是小有威望。这样有威望的家庭,对孩子多多少少有些高于平常的要求。
比如礼仪,比如学业,比如一些乱七八糟的规矩。
作为大家闺秀,情绪不能过激,自然也不能和那些一般的孩子一起在公园疯跑。
好在少女拿起了书,她从不会产生无处消解的孤独。
尽管身体受限,但是她的精神早已远游。
这样的她并不是大人们的玩物,她看得明白,理得清楚。
“什么是什么?”什么就是其本质,猫就是猫,好猫,坏猫,花猫,都是对某个个体猫的形容,不是对猫的。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以普世意义上的善就是好,追加于其上的形式都是坏,至少离坏不远。
那么。
“别人不看我,我会消失吗?”
简单的文字游戏,一下就变成了生死存亡的严峻课题。
“我不看这世界,世界会消失吗?”
这样一发问,世界的存在根基都要摇晃了。
少女回想着她的世界。
家族,父母,书房,餐厅,很难被称之为友谊的友谊,还有其他一些不怎么真实的社交关系。
以及在现实之外,她所读到的成百上千个世界。
“这世界并非独一无二,故,我不看这世界,只是我的世界范围变小了而已。”
“作为肉体的我,难以将自己的足迹和感官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但是由于我的精神不仅踏出这间房门,踏出这座小城,还体验了一个人人生所不可能容纳的诸多炽情,经历了一个人人生无法全部经历的诸多冒险,爱情,仇恨,悲伤。”
“所以我的世界逐渐广阔,现在我就算停止看这世界,这世界也不会消失。”
“它就在我心中。”
“实在的有如这桌上的蛋糕。”
“至于别人看不看我。”
“呵,我已然是一个世界,他们想要和我的世界产生交集,还得先问我同不同意呢。”
少女端起茶杯,仰头饮下(这是礼仪所不允许的)。
再次拿起书。
晚饭还要很久,蛋糕和书看来还会被少女消化不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