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L3级自动驾驶获美国监管批准,自动驾驶事故由车企负责
近日,德国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已经获得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在加州和内达华州上路使用,成为了在美国获得该技术监管批准的第一家车企。

要知道,即使是把自动驾驶作为最大卖点的特斯拉,也不过是停留在L2级。
此次,奔驰还霸气的宣布,在使用Drive Pilot时如发生意外,完全由奔驰来承担,这一举动开创了业内的先河。
自此,自动驾驶时代的帷幕被正式拉开。
01
—
此前L3责任划分模糊不清
在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分级标准中,共把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六个级别,数值越高,代表技术越成熟。
目前,为了提高竞争力,大部分新势力车企都会以搭载L2级辅助驾驶为噱头,但这只能称为辅助驾驶。
行驶过程中,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过长时间,驾驶员不能分神且依旧是责任主体。
到了L4和L5级别,汽车则可以独立完成所有操作,不需要人工介入,如果出了事故车企为责任人。
而处于分水岭的L3级别,位置就比较尴尬了,因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属于半人半自动状态,又受现实中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责任划分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各个国家的政策或不完善或标准不一。
比如,奔驰的Drive Pilot开启后,车辆时速需保持在64km/h以下,这时驾驶员可以完全解放双手做自己的事,比较适用于堵车时频繁跟车的场景;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车辆会发出预警提醒,要求驾驶员在10秒内接管汽车,如无反应车辆则会自动行驶到安全地带减速停车。

还有一点滑稽的是,大部分车企就算疯狂卷出无限接近于L3的L2+,也不敢自称是L3,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否有逃脱责任之嫌。
02
—
打开自动驾驶突破口
虽然被外界质疑在实际应用中条件限制太严苛,不能睡觉、夜晚、雨雪天气均不能使用,但奔驰此次公开将汽车行驶中的法律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的做法,已经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对自动驾驶道路的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2021年8月,沈海高速涵江段,一蔚来ES8车主在使用NOP领航驾驶功能时追尾前方施工作业车,车主不幸逝世。
蔚来官方给出的回应是:NOP不是自动驾驶,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在等交警部门调查。但事后,家属、车企各执一词,舆论矛头直指NOP领航驾驶。

2022年感恩节期间,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上,一辆特斯拉因在不安全的情况下变道并减速停车,从而引发八车相撞的连锁反应。
事发当时,这辆特斯拉正处于FSD全自动驾驶模式,但该模式发生了故障。
原本只是L2级的辅助驾驶,但是车企夸大宣传为自动驾驶,混淆视听,出了事又把责任推到车主身上。
无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加深了人们对自动驾驶技术不安全这一印象,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对此,理想CEO李想曾发文呼吁:

美国加州也进行了相关规范,新法案规定,禁止特斯拉在辅助驾驶广告宣传中,出现自动驾驶等词语。
除此之外,在新车交付和软件更新时,必须清晰明确的对部分自动化技术的能力和局限性做出解释。
03
—
为以后发展铺平道路
其实,早在2021年,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就已经在老家德国获得认可,允许在德国全境13191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长久以来,技术的升级和经验的积累,想必也是奔驰敢出此承诺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先行一步的德国,我国第一部针对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法规,是2022年8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L3级汽车如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时发生意外,依旧将人视为第一责任人,如因汽车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后期可向车企索赔。
但该条例管理的对象为智能网联汽车,并不是老百姓日常的乘用车,而且只允许相关车型在特定区域测试,后续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试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世界达到了L5级自动驾驶阶段,大街上的汽车如同快递自动分拣中心的包裹一样,那么这时候如果出现错误一定是程序bug,而不能怪盒子里的快递。
所以说,既然终极自动驾驶时代一定是车企的责任,那么与其在必经之路L3上摇摆不定,明智的奔驰则选择直接大方的把责任揽过来,不仅给足了用户安全感,还在行业内开了个好头,为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而加快推进全面自动驾驶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