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批原画师因AI潮失业,建模师该何去何从?
作为游戏行业两大支柱,原画师和建模师一直以高薪资为人所羡慕。
然而今年3月却有消息曝出,一批游戏原画师已因AI绘画工具的大规模应用被裁员。
与此同时,更有消息表示某游戏公司已经砍掉了原画外包团队。
另一原企业总监更表示原画师已经被砍掉2/3。

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对此有相关人员表示。
既然原画师也会被裁,那么AI大潮下,游戏行业乃至更多领域的建模师会不会被取代
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这里首先表明结论:AI并不能取代建模师,只是替代完成建模的一部分工作内容,而非取代这一角色。理由基于以下角度和层面。
第一、建模师的角色与能力特征
游戏开发中,建模是非常重要一环。
建模师需要理解游戏设计师的想法,制作游戏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的3D模型。
优化模型以适应游戏引擎和游戏性能的要求。
更要与游戏设计师、程序员、美术设计师、音效设计师等人员进行沟通协作。
以保证场景、角色的效果、质量。

在此过程中,建模师需要需考虑游戏引擎的限制、游戏性能等因素。
更需要审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引擎工具熟悉等,这是AI无法具备的能力。
此外,建模师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3D建模软件和游戏引擎。
能够对不同的游戏类型进行适应和创新。这也是单纯的机器无法实现的。
第二、AI创作的流程和结果
从AI的使用模式和过程来看,AI需要在人的干预下才能进行创作。
AI生成的结果一般也无法直接使用。
一方面,AI生成的内容和结果,需要更专业的人去修改、完善、优化。
另一方面,要想AI生成画作、模型,必须要有专人向AI提供专业、可靠、精准的参数、需求。
这是AI进行“创作生成”的前提。

出于这两大考虑,AI与人工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以当前流行的AI绘画为例,当前已出现新的职业雏形,AI绘画师。
画师根据需求输入提示词汇(prompt),AI产出结果后。
再由画师不断调整提示词汇,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达到满意的结果。
第三、AI对需求的刺激
随着AI技术发展,未来AI建模工具被开发、应用,也是大概率事件。
AI工具被大规模应用于游戏开发后,将对游戏产业产生极大的刺激和改变。
AI生成原画、AI建模,可加速游戏中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的完成。
大大提高了游戏制作效率、降低游戏开发成本。

这些AI工具的出现,将降低企业的游戏开发成本。
提高游戏企业的盈利能力,刺激企业开发更多的游戏。
从而刺激对原画、场景、模型的更大规模需求。
生产需求端的扩张,最终也将传导至用人端,从而催生更多对相关人员、人才的需求。
4、AI自身局限
尽管当前AI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准,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但在游戏开发领域,AI仍然存在许多局限性。
首先,AI生成模型难达到人类审美水平。尽管可根据大量数据生成模型。
但AI缺乏人类的想象力、审美能力,难以制作出具有艺术性和创意性的模型。

其次,AI生成模型缺乏独特性。虽然AI可生成大量模型。
但是这些模型缺乏独特性、个性化。在游戏开发中,独特性和个性化是吸引玩家。
保持游戏可玩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因素。
尤其在AI被大规模应用于行业之后,同质化将逐渐成为大问题。
保持风格化、独特性将成为关键,而这正是人类的特长。
最后,AI生成模型难以满足游戏引擎、游戏性能标准。
游戏引擎和性能是游戏开发右尤为重要的因素。
若模型无法达到要求,这对游戏效果和性能的影响是致命的。
因此,指望AI完成所有相关工作,是不太现实的。
最后,我们来做个总结:
游戏建模师需要在不同的游戏类型中进行创新和适应。AI生成模型缺乏个性化和独特性,建模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此过程中不可替代。
建模工作需要人际交往能力等众多综合性能力。AI工具可以生成模型,但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
AI会加速游戏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也将刺激游戏开发需求和对更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建模工作更加综合,改变职业特征和性质,并催生新的相关职业。
AI工具本身局限,在想象力、创造力、审美等层面,相比于人类存在弱点,无法应对相关需求。

因此,即使未来AI建模工具被开发应用,建模师也不太可能被AI完全取代。
AI工具可辅助完成一些基本任务,如生成简单模型、优化模型细节。
但是对于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任务,AI工具仍然无法取代人类建模师。
此外,AI工具会随着发展迭代日益强大,建模师也能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来适应需求和变化。
例如,建模师通过学习和创作练习,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综合能力护城河,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总之,AI工具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类建模师消失。
在游戏开发中乃至更多领域和行业,建模师这一职业的内容和特征也将逐渐变化。
从而不断适应时代,形成独特的发展之道。
希望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