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中你想不到的太虚幻境

2023-04-01 20:39 作者:雪山湖  | 我要投稿


  太虚幻境: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我们跟随贾宝玉的步伐,来领略其中玄机。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夫妇置办酒席请东府贾母并一干人等来宁府吃酒赏梅。吃喝过了,贾宝玉突然犯困,秦可卿引领贾宝玉到上房休息。宝玉见上面一副《燃藜图》和一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一画是追名逐利的陈词滥调,两联则是更加直接的处世之道。宝玉顿生厌烦,忙说:“快出去”。秦可卿无奈,只好领宝玉到自己卧房睡觉。


  秦可卿卧房陈设之豪华,令人称奇,就算皇帝宠妃的寝宫,也莫过如此。正因如此,秦可卿成了神秘人物,读者纷纷猜测,说法万千。


  其实现实中确实有这种地方,那就是权臣藏娇的金屋。在崇祯时期,只有权臣田弘遇可以做到,除他以外,任何人都不敢如此。且所藏之娇,必有倾国之貌,使主人“尽其所有”以博其欢。


  众所周知,崇祯最宠信田贵妃,其父田弘遇因此得势,权倾一时。田弘遇得了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可是崇祯皇帝并未留用,又把陈圆圆送回田府。田弘遇再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贾宝玉的梦境,其实是隐射吴三桂在田府与陈圆圆初次相会的情景。


  贾宝玉进入梦境,其实已经化身吴三桂。跟着秦可卿来到太虚幻境,吴三桂进田府,就是奔着秦可卿去的。


  听到有人唱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这首诗就是四个字:“醉生梦死”。


  后面又有一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明清小说流行写法,重要人物出场,总要做些歌赋之类的,以增加所谓美感,不过是华丽辞藻堆积而已。《红楼梦》中很少写赋,此赋重点也是四个字:“闪烁文章”。


  门口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说的是田府,也代表权势当道的社会。没有什么真假,没有什么是非,明明是假的可以变成真的,明明是真的可以变成假的。明明可以做到的,可是只能眼看着达不到。用现在的话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颇有指鹿为马之意。暗示主人地位之高,犹如秦国赵高。


  又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天地古今,已经表明作者主旨,作者针对的并非一朝一代,而是历史上所有专制王朝的腐朽。而所谓情债,很难说明。这些王公权贵,人性泯灭,欠的何止是情债,何止朱家大明的债,更是中华民族的债,如何偿还?


  又一副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这句有意思, 读着感觉很牵强,不通顺。是因为强调一个“自”字——李自成?


  接下来是进入薄命司,看了些册簿。此处暂时略过。


  又来到一房间,“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


  吴三桂进入宴席了。


  有几个仙子,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这句话泄露天机:仙子们原是要等待“绛珠妹妹”的,绛珠代表崇祯,这话里意思,我们原是要送进宫里的,无奈绛珠不来,也就是崇祯不收,却来了个意想不到的浊物。


  警幻仙姑介绍说,乃受宝玉二位先祖之托,暗喻吴三桂出身辽西将门世家。吴三桂之祖说:“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二祖之语有意思,用这种方法教育子孙,真是空前绝后鬼泣天惊,亏那二老想得出来。看来吴三桂的祖先也是一路货色,莫非也是老扒灰头?


  宝玉嗅“群芳髓”之香,品“千红一窟”茶。暗喻“群芳碎”“千红一哭”。宝玉又是羡慕,又是点头称赏,暗喻吴三桂冷酷之心。


  “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这是个什么所在?一目了然。


  又见一副对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这幅对联需要仔细领会。幽微,就是阴暗神秘,灵秀,有反讽意味,见不得人的灵秀,应该是反义。无可奈何就是没有自由,如同监狱;这里表明作者对这些女子的同情态度。天地,在一次表明作者主旨,针对家天下而非个别朝代。


  “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


  酒色财气,全了。


  又饮“万艳同杯”喻“万艳同悲”酒,宝玉(吴三桂)称赏不迭。


  饮酒间,十二个舞女献歌《红楼梦》十二支。暂时略过。


  唱完十二支正曲,宝玉不感兴趣,让歌女停止,昏昏欲睡——这才符合吴三桂身份。


  警幻仙姑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此处映喻极深。喻意吴三桂先为明朝臣子,后又投靠清国。


  警幻仙姑突然说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


   此处读者一定要留意,这段话与前一段宝玉二祖所托之言截然对立。甚至可说是对宝玉二祖荒唐之言的有力批判。读者读到此处,都会觉得难以理解,不知作者何意。不忙,且往下看。


  警幻仙姑又称赞宝玉乃天下第一淫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说他天下第二淫人,哪个敢称第一?


  宝玉吓得连连解释,警幻仙姑却说:“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这警幻大人也玩起了闪展,说了一大套,到头来又回到宝玉二祖的口气里了。


  警幻仙姑之高论,读者不懂,警幻仙姑也不懂,估计作者也不懂。


  如果作者懂,或者说,想让读者懂,就不会用“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来搪塞了。


  这就是《红楼梦》之妙处。读者此时大概忘记了太虚幻境门口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了。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做了,是下流淫乱,有的人做了,是高尚励志。说白了,这是权力的魔力。


  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接下来的事情就“难以尽述”了。


  次日,宝玉与可卿出去游玩,宝玉不幸掉入深渊,意喻吴三桂执迷不悟,天理难容。并且这家伙色入骨髓,临死还叫美女救我。


  宝玉吓醒了,叫了声“可卿救我”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看着猫狗打架,有意思。猫狗可谓水火不容,且它们输赢与看热闹的丫头有什么关系?哪个畜生赢了,不是摇头摆尾,到丫头面前舔舔蹭蹭?


  秦可卿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


  秦可卿感到奇怪就对了,因为喊她的是梦里化身的吴三桂,醒了,宝玉又还原了自己。


  结尾有两句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同谁近?答曰:大将军吴三桂。


  独我痴,痴到什么程度?答曰:冲天一怒为红颜,冠古绝今!


《红楼梦》中你想不到的太虚幻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