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气歌(白话文)

2023-06-23 10:18 作者:克己明德之旅人  | 我要投稿

      正气歌   先儒文子天祥

        我被囚禁在大都,住在一间简陋土屋里。屋子宽约2米,进深约10米。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勉强能透光的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低,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各样的气都汇聚在一起。雨后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浮起来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通风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积存了很多腐坏变质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屋里关押着很多人,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腐鼠,种种腐烂恶心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

        这么多种气叠加在一起,经受这种环境的人,很少有不染病的。可我以这样孱弱的身子生活其中已经两年了。却幸运地没有生病。大概是因为有修养的缘故吧。但又怎么知道这种修养是什么呢?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它有七种气,我有一种气,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又有什么可担忧呢?更何况博大刚正的,是天地间的凛然正气。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贯通天地、变化无穷而变现为不同的形态。

在无边的大地上,表现为浩荡的江河,巍峨的山岳。

在无穷的天空上,表现为耀阳的太阳和闪亮的星辰。

在人间表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

在国运清明太平时,表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

在危难的关头,人的气节才会真正显露,他们的光辉形象留于青史,传之后世。

春秋齐国有舍命记简的太史家族,春秋晋国有冒死直书的董狐笔。

秦朝有舍弃全部家产只为复国而派刺客用铁锥刺杀秦始皇的张良,汉朝有出使匈奴被扣押,手持节杖牧羊十九年的苏武。

三国有战败被俘大喊“本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严颜。

西晋有为保卫皇帝而被乱兵杀害、血溅黄袍的稽绍。

唐朝有“气吞逆贼”而在督战时将牙齿咬碎到只剩三、四颗,誓死不降的张巡。

也有被逆贼割舌仍仗义怒骂而满门遇害的颜杲卿。

东汉有淡泊名利、终生不仕曹魏而避居辽东、喜戴黑帽的管宁,他清正的节操可以和高洁的冰雪并列。

在蜀汉有写出《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让鬼神感泣的诸葛亮。

在东晋有仅凭数百人却毅然渡江,敲楫发誓“如果不能平定中原,吞灭胡羯,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的祖逖。

在唐朝有为了道义在上朝时用笏板击破逆贼头颅而被乱刀砍死的段秀实。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讨论!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三纲靠着它才维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刻,实在无力去安国杀贼。穿着朝服却成了阶下囚,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承受鼎镬之刑对于我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

囚室阴暗寂静,只有鬼火一样的光亮出没。虽然在春天,但院门关得紧紧的,照样是一片漆黑。骏马和老牛被关在一个饲料槽吃饭,凤凰住在鸡窝里和鸡一同饮食起居。一旦受到湿毒邪气的侵扰而生病,定会成为臭水沟中的腐败尸体。

在这种环境中过了两年了,各种各样的疾病自动退避。可叹的是如此低洼潮湿的处所,竟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佳地。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妙,任凭阴阳冷暖之气如何变化也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因为心中充满了浩然之气,功名富贵对于我有如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悲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已经离我远去,但他们的榜样形象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的走下去。


感想:

文子若只为复兴宋朝,十万将士崖山跳海后,他就该心死如灰了,何能写下《正气歌》?恐怕至始至终有一个精神追求贯穿他的人生,那就是“道义”。这不仅仅是华夏先贤所传之道,也是文子自身悟得的生命之光。他是为自己而活、并且活出精彩的典范,生与死只是旁人对他的局限罢了。在选择并笃行“坚持道义”的志向后,心中已经没有“我”了。生或死的结果,全权交给“道义”与时运去碰撞演化,而他,只是静心等待命运安排罢了。

绝命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ps.感谢up主:玄清弘毅、有山先生、周观鱼对我的帮助和启发。

 


正气歌(白话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