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凡NPB6评测 2499元的13代酷睿i7迷你主机 45W和65W功耗下性能差多少?

铭凡旗下的金星(Venus)家族中,包含AMD锐龙平台的UM系列,以及英特尔酷睿平台的NPB系列(还有NAB系列)。不过,很多资深玩家还是更青睐后者,不是说锐龙平台的性能不够强,而是因为NPB系列采用了更符合大众审美的ID设计,以及更便利的开盖升级方式。

前不久,铭凡推出了全新的NPB6,和早前上市的NPB5和NPB7相比,主要就是将处理器换成了13代酷睿i7-13620H,当前的实际到手价仅2499元(不含内存硬盘的准系统),比NPB5还要便宜一点。

那么,这款新品是否值得咱们期待?本期视频,咱们就来全方位体验一下这款产品吧。

质感出众 接口丰富
铭凡NPB6的包装盒非常简约,蓝色的箱体表面印有铭凡和Venus系列的LOGO,下面还有象征着酷睿【超强芯生】的向上生长的电路线纹装饰,包装背部则贴有产品基本的配置信息,可以看出机器为套装版,标配2条8GB内存和512GB硬盘。


包装里,则包含NPB6主机,说明书,壁挂支架,固定螺丝,电源适配器,HDMI视频线以及2.5英寸SATA硬盘的数据排线。

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铭凡NPB系列的ID设计,一体化金属机身框架,表面经过细腻的磨砂工艺处理,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都更显档次。银色机身,还有一点苹果Mac mini的味道,较之UM系列的深色系外观更容易融入家居环境,更靓更时尚。

NPB6主机的三围尺寸是128mm× 127mm×55mm,大约0.8L,表面积只有巴掌大小。在标配双内存和1个硬盘时的整机重量为597g。

标配的电源适配器来自航嘉,还是我们熟悉的120W功率型号,只比手机充电头大一圈,重量约272g,小巧轻盈。

铭凡NPB6采用了塑料材质的顶盖,但视觉上和金属机身几乎没有差别,在不用手触摸时,就感觉NPB6整机都是一块金属疙瘩。

铭凡NPB6的接口位于前后面板。其中前面板依次提供MIC孔,USB-C3.2 Gen2,2个USB-A3.2 Gen2,音频接口、电源开关和复位孔。

机身背部,则配备了2个USB-A3.2 Gen1,2个USB4,2个HDMI2.0,2个2.5G网口,电源插孔以及安全锁孔。


NPB6的2个USB4均支持视频输出,以及40Gbps的理论传输速率,虽然不支持PD充电,但却可以带动15W的便携显示器,加上2个HDMI最多可以实现四屏输出。

主机两侧和背部都开有大面积的通风孔,左右面板的蜂窝状散热孔更是醒目,其中左侧进风,右侧和背部出风。

铭凡NPB6的底盖也是塑料材质,白色,同样留有大面积的通风孔,还有2个固定壁挂支架的螺丝孔,通过标配的挂件可以将它藏在显示器的背后,让桌面变得更整洁。

点按开盖 轻松升级
铭凡NPB6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免工具的开盖方式。顶盖靠近前端的部分,在出厂时贴有一层提示贴膜,用两只手指同时下压左下和右下两个部分,顶盖就能自动弹起,较之需要扣脚垫、拧螺丝,再拆底盖的方式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打开铭凡NPB6的顶盖,可以看到它的内部设计非常规整,固定免工具顶盖的支架还能扮演防滚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整机结构强度。

该产品内置2个DDR5内存插槽,标配2条来自威刚的8GB DDR5-4800内存,组成了16GB双通道模式,实测性能如图,表现还不错。

标配的硬盘来自金士顿,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4572MB/s和3497MB/s,属于入门级别的PCIe 4.0 SSD。标配带风扇的散热马甲,经历长时间的测试后,最高温度也只有48度。



无线网卡型号为AMD RZ608,与M.2插槽并排分部,不存在温度叠加的问题。

在顶盖内层还有固定2.5英寸硬盘的支架,通过附送的数据排线,可以加装第二块SATA硬盘。不过,如今M.2硬盘的容量价格比越来越高,从发展趋势来看,个人其实还是更喜欢铭凡新一代UM系列的双M.2硬盘位设计。

铭凡NPB6的底盖也能很轻松的拆下来,只需抠脚垫拧螺丝即可。

可以看到该产品的散热模块在两个方向上都加入了大面积的散热鳍片,结合铭凡特色的液金散热,基本可以傲视所有同级产品。

风扇表面还有海绵条的【隔断】,防止出风口排出的热浪再被风扇吸回去,细节设计非常用心。

温控噪音 性能实测
提起13代酷睿i7-13620H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以Alienware X系列为代表的很多2023新款游戏本都搭载了这颗处理器。

它采用6大(P核心)4小(E核心)10核心16线程,内置24MB高速缓存,最高睿频加速频率可达4.9GHz。与i7-13700H相比,主要是少了4个E核心,集成的核显从锐炬Xe 96降级为UHD 64,同时编解码引擎也少了1个。

但即便如此,它的整体规格还是要在i5-13500H之上,所以玩家喜欢用【酷睿i6】,来形容i7-13620H以及它的前任12650H。因此,当铭凡将NPB6的价格,卖到和搭载i5-13500H处理器的竞品同价甚至更低时,其竞争力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i7-13620H处理器支持几乎所有视频格式的硬解码,播放AV1编码的8K视频时,CPU占用率只有个位数,不过将它用于电视盒子,显然还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在BIOS中,我们可以手动设定铭凡NPB6的PL1,也就是持续功耗释放的上限。这个指标默认为45W(对应BIOS中的0),比如调整到65000就对应65W。

无论PL1设定多少,铭凡NPB6在待机状态下的整机功耗都在9W~12W之间波动,主机旁的噪音值只有37分贝,几乎听不到风扇声音。

在默认的45W功耗时,运行AIDA64烤机测试,CPU可以瞬间拉高到95W,坚持十秒左右后会回落并稳定在45W一条直线上,整机功耗约60W。此时处理器温度只有66度左右,属于非常清凉的表现了,P核心频率3.0GHz,E核心频率则在2.5GHz左右。

这个过程中,主机旁的噪音值在45分别左右,将声音监测仪挪到用户位置,噪音会下降到39分贝以内,噪音已经非常轻微了。


将PL1拉到65W后,运行AIDA64烤机测试,CPU可以在95W的功耗上坚持超过40秒,随着处理器温度突破90度阈值后触发降频机制,功耗会迅速回落并稳定在65W,整机功耗会提升到接近90W,处理器温度81度左右,P核心频率3.5GHz,E核心频率则在2.8GHz左右。

此时,主机旁的噪音值也会提升到50分贝,靠近用户的位置则是42分贝左右,属于微吵的水平。


那么,45W和65W下的铭凡NPB6,在性能上又会有多少差距呢?
从两档功耗下的跑分汇总来看,i7-13620H在65W功耗下的CPU单核性能没有提升,部分测试甚至还有所倒退,剔除误差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i7-13620H在45W下就能跑满单核性能了。

在多核测试中,只有CineBench有了17%~21%左右的性能提升,其他测试软件包括鲁大师、CrossMark等综合测试软件更是只有1~3个百分点(甚至还有降的)。44%的功耗提升,与这点性能改进之间并不对等,考虑到温度和噪音的增大,真心不建议普通用户手动调高PL1值,对NPB6这类迷你主机而言,官方设定的45W算是刚刚好。

如果拿NPB6与其他常见硬件平台进行横向对比,45W下的i7-13620H的CPU单核性能排名榜首,比65W还要高一点点。

在多核性能中,45W的i7-13620H与同功耗的i5-13500H差不多,CPU-Z跑分提升明显,其余两项则基本持平。

在3DMark测试中,UHD 64核显在搭配DDR5-4800内存时,Fire Strike的成绩大幅领先搭配DDR4-3200内存的i5-13500H(锐炬Xe 80),Time Spy测试则基本持平,65W和45W功耗下性能几乎没差别。

在游戏测试环节,《英雄联盟》,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一局30分钟的游戏下来,NPB6的平均帧数可以达到165FPS,最高帧数203FPS,非常流畅。

那么,i7-13620H集成的UHD 64核显能不能玩3A大作?为此我还用NPB6跑了两款游戏,在1080P+低画质下,《刺客信条奥德赛》的平均帧数为29FPS,《古墓丽影暗影》则是34FPS,体验不太理想,想要流畅游戏除非将分辨率进一步下调到720P。


英特尔平台想在游戏体验上翻盘,还得看年底量产的酷睿Ultra,集成核显从锐炬升级为锐炫,有望超越现有锐龙7040平台集成的Radeon780M。
预期之上 超值之选
原本我是对i7-12650H这种被精简过后的处理器都是抱有一定【歧视】眼光的,但新一代i7-13620H在铭凡NPB6身上却带给了我超预期的体验。首先就是它的价格足够低,比市面上搭载i5-13500H的迷你主机都便宜,而CPU综合性能却要在这颗标准的i5处理器之上,UHD64核显在搭配DDR5-4800内存时也能输出足够的3D性能,生产力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之上。


而且NPB6这款机器的模具也是真的很好,颜值高,做工好,散热出色,还有免工具的开盖设计,双硬盘位、双网口、液金散热、主动式固态散热器等也是它的加分项,还能满足有计划搭建【高性能】软路由和NAS的小众用户。如果你没有任何装机经验,则建议选择16GB+512GB或32GB+1TB且自带正版系统的完整版,售价分别3099元和3399元。

此外,希望明年NPB系列的下一次迭代,可以换成双M.2硬盘位,并赋予USB-C接口100W PD充电的能力(UM780XTX,你确定说的不是我?),朝向完美再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