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文居然影响人之生老病死?

2021-04-25 17:49 作者:趣读畅想  |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地人三才”,农业讲“天时地利人力”,中医讲“天地人三因制宜”,军事讲“天时地利人和”,学问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非常重视,并将其排布在三才之首。

天文(天时)中隐藏有怎样的人之生老病死的秘密呢?中医有讲天时致【】,科学中讲太阳活动与疾病发病的关联。先从数据中研究这个天文(天时)的影响,数据中应当需要将有温饱不足问题、各种意外、医疗资源不足等人力范围之内的情况扣除,最终直接从特殊人群中选择,共16人中选取正常【病】【老】逝世(【死】)的11人(出于避讳就不点明了),其逝世时间与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情况对应统计如下:

太阳黑子周期与逝世时间对应图(↑)

可发现11人有8人是在太阳黑子数最低时病逝,此时为太阳活动谷,辐射能量稍稍减少(高峰和低谷总能量差异约0.1%,但高能辐射部分减少比例很大),地球气候整体稍显干冷,局部及特定时间尤甚(传统文化中或叫年景不好、乱了节气、气候反常,此处与气象局的结论不同,望能自己感受以及独立思考,以后文章中或会谈及原因),剩余3人为太阳黑子较高时逝世,为太阳活动峰年,太阳辐射相对较高,地球气候稍显湿热,同时太阳高能射线稍多。或有巧合之处,但科学的大范围内的研究也发现,在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居民死亡率增高0.2~0.4倍(1987,太阳活动变化对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这还仅仅是在不剔除温饱、意外和缺乏医疗资源等造成的非正常病老过世数据情况下的结论。而近几年我国失去的院士数量,也可大致看到这个死亡率增高的倍率(若要准确分析“天”影响,还需更详细数据,有些院士甚至没到60岁,甚为可惜):

  • 2018年 逝世了31位院士

  • 2019年 逝世了32位院士

  • 2020年 逝世了39位院士

又从特殊人群——清朝皇帝逝世时间来看,1610年以前没有详细的太阳黑子数统计,大约1600~1700年左右为蒙德极小期,几十年几乎都没有太阳黑子,是小冰河时期,所以从1700年以后逝世的9位清朝皇帝中统计。

1610年以前的黑子记录需要找中国,中国商朝甲骨文就有太阳黑子的记载,国际公认的中国太阳黑子记录也在公元前的西汉就有了。另外,中国日中之乌神话至迟起于商朝,神话传说中太阳中的神鸟“金乌”或也叫“赤乌”,字面意思为金中之乌、赤中之乌——日出日落时太阳的颜色或金或赤,能肉眼观察到太阳中的黑子——其字面意思已经直接指向了太阳中的黑子,甚至一些学者认为甲骨文“日”字(圈中加一点)中的圆点,即为太阳黑子。而日中之乌神话传至汉代,历经年代久远,以致汉代人已不知其神话本质,被儒者记为“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可惜可叹!

9位1700年后逝世的清朝皇帝中,又有4位死因不明,1位是被慈禧用砒霜毒死的,剩下4位正常病老而死(下图的红色箭头,宣统溥仪后成为新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也能得到较好的医疗资源和保障),暂且贴上来:

其在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正常病老而逝的各2位,只能说大致符合规律。(能不能用不符合规律来证明哪些清朝皇帝的死是真的有问题呢,比如传说被吕四娘刺杀的雍正 ?这自然是不能,首先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包括健康问题,第二是这条规律有用,也只能在原来的推测上增加一丁点的概率)


中医讲在不同的五运六气年景和季节之下易发不同的【】,科学上更是研究流行性感冒、鼠疫、肺炎、肝炎、心脏病等几十种病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联,而最近几十年发生的猪瘟、肺炎、禽流感也是赫然在列的(当然这不是这些病毒存在的因素,而是发挥巨大破坏力的天时关联),其容易在太阳活动峰年和谷年附近发生。另外。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汉末伤寒、明末瘟疫都是发生在太阳活动长期低迷、气候变冷的时期。


当然,有坏处也有好处。在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社会表现出了更高的【】育率,而在太阳活动谷年,太阳活动低迷,新生儿中出现天才的概率更高,科学解释可能是高能射线量降低利于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如上文所讲的明末小冰河时期,太阳数十年都没有太阳黑子,国内和西方都涌现了许多天才人物,而这时期也成为西方科技超越中国的拐点(默默地给鼓励生育政策增加了一个理由,笑哭表情)。


关于【】,其实还需要研究天文与寿命问题,可以确定的是长时间处于太阳不活跃的蒙德极小期,是不利于长寿的,历史上的情况可能是通过低温降低免疫力、农业产量不足、疫病等影响人的寿命的。那么是否存在太阳长期比较活跃而人的寿命也比较长的时期呢?按照历史气温与太阳黑子重建的情况,现在的两个数据的水平与公元元年左右的汉朝以及商末周初水平大致相当,而西周之前(约公元前1046年)往前的2000多年,大致为黄帝时期往后,气温和太阳活动都要比现在的水平更高些,《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否是这2000年期间的事情?而如果这话真是黄帝时期所说,这是否是公元前6000年到接近公元前9000年前的事情(还需结合气温数据)?而太阳活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上古优越的气候环境及附带来的宽松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否又成为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的尚古、“向往”思想的原因之一呢?这些令人联想颇多,但却还难解其真相。

(中国历史地理学,2002)
(竺可桢,1972)

“天”中还藏有许多大秘,比如:

  • 每百年会有太阳黑子相对低迷的2个周期(年太阳黑子数在100上下),且多在每个世纪交际前后约20年,并在地球气候上有所反应

  • 史载康熙在位时的盛世,却是小冰河时期无缝连接百年周期中太阳低迷的20年,天文与人事并不对应,而嘉庆在位时的困境却与太阳黑子低迷的20年相符合,原因何在?

天时(天文)中藏有太多的与人有关的秘密,以你睿智的眼光还能从中发现多少呢?


注意:实际研究中,太阳黑子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太阳的活跃程度,还有其他许多指标,同时太阳黑子数也不能完全代表地球当时的气候情况,地球气候受滞后效应、大气寒暖流、洋流寒暖流等诸多影响。


天文居然影响人之生老病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