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向理解】《深海》,美丽幻想与惨痛现实的唱和呼应

*本文含大量剧透,若还未看过电影,请酌情阅读。*

看完《深海》以后,B站给我推了《海底》X《深海》的混剪视频。视频剪得很好,而且《海底》这首歌也很贴合《深海》的意境,便去搜索了一下,发现《海底》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一支榴莲」的原版以及「凤凰传奇」的改编版。
我将两个版本都细听了几遍——两者虽然只是歌词和唱法的少许改动,但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光景,就像是两类人对《深海》结局的不同理解。不禁有感而发,想要聊聊自己对《深海》这部影片的理解与感想。


先说说与我观点不同的那一类人:他们觉得南河最终拯救了参宿,而参宿也就真的如片尾以及彩蛋所表现的那样回到了一个温暖的家中,幸福地长大后又重新回到南河的家乡,去探望那个曾经救过她的人——诚然,这是一个更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好”结局,但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其碎片化的叙事不得不让我怀疑这个结局的真实性,也即是荧幕上所呈现的这个结局是假的,是表象的,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披上的伪装。
那么,《深海》的另外一个结局是怎样?
为了寻找《深海》无法过于直白表达的另一结局,我想请大家同我一齐回溯到影片中,从细节中一步步探索海底幻想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进而找到《深海》另一个更为隐晦的结局。

唱。
首先我想和大家建立一个共识:海精灵的形象是参宿生母的临别时模样的意象(散乱的黑色长发和隐隐约约的忧郁眼神),对于参宿而言,海精灵能够帮助自己找到妈妈,也即是她心中「寻找母亲」的执念。
而南河爱财如命,他在深海大饭店里竭尽全力攫取的「钱」,也即是他在现实里无助漂流时强烈渴望的「命」。同时,他也是陪伴在参宿身边的「求生意识」。
在参宿与南河一同漂流的这段旅途上,参宿一定不止一次想要找到妈妈(她也是因为在水龙卷中见到了母亲的意象才会失神落海),而情绪的波动会让人很难在极端饥渴的情况下坚持,所以一路上南河不停地同参宿逗趣(变魔术、吃“面筋”……),让她暂时忘记了「寻找母亲」的执念,也即海精灵被南河关押了起来。
然而,海精灵为什么会被参宿意外发现呢?是因为南河疏忽了。在海上漂流长期的饥渴和精神上的疲乏,让南河在发现船只路过时第一时间只想到了自己求生,不慎把参宿落在了身后。
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南河,早已被参宿当做某种母亲的替代。当参宿被冰冷的海水逐渐包围,她被压抑许久的执念再次涌上心头;而此刻南河远去的背影,在参宿的想象中便以南河对她说“你妈妈不要你了”[1]呈现。
于是,丧气鬼再次出现,向她伸出手。随着参宿现实的身躯离海面越来越远,红色的鬼魂也越来越靠近她,直到最后将她完全困住(如同开头),要将她拽入深海。
这时候,南河发现了自己的疏忽。
他回头看了一眼参宿——在当时,他的心中应该是有过一些犹豫的。
南河自己当然想要能够逃生——在梦境中南河带着参宿逃离丧气鬼时,他曾经抓到过一张随风飘来的钱,便下意识地将它紧紧攥在了手里,眼睛瞪大、颤抖,叹道:“钱!”
然而犹豫了一会儿,南河最终还是将它放开,使其随风而去。
在梦境中,南河选择了放弃钱,救参宿。
在现实中,南河选择了不顾命,救参宿。
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筑成你的世界」。

和。
至此,现实中的南河消失不见(也即是溺毙),而参宿被过往的船只发现救起,送往医院抢救。在昏迷期间,参宿梦中的那个南河依然活着。
为了补偿救参宿的损失,南河要求参宿带他去寻找深海之眼,并说:“我发我的财,你找你的妈,双赢!”
在我的理解中,这里有两层暗示——
一是有关「寻找深海之眼」,也即是现实中参宿的亲人为了让她醒来,计划将已经离异的母亲叫到医院,企图通过她的声音将参宿唤醒——这对曾经的参宿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情景,所以才会想象出所有的海精灵最终都会回去的 「深海之眼」,也即是所有有关妈妈的意象最终会落实为一个真正站在参宿面前的人。
二是南河所说的双赢,则是参宿正在尝试将「找妈妈」和「让南河赚大钱」(也即是让现实里的南河活下来)正相关起来。
而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许是参宿潜意识中已经隐约认识到,「让南河活下来」和「找妈妈」这两件事,是无法正相关的。
当南河对参宿说“面对丧气鬼不能逃,要打败它”时,参宿潜意识里知道南河是希望自己活下去,回到妈妈身边的。
但是,参宿的反应是是什么呢?
她说:“海精灵好像和我妈妈没有关系,我们不要去了。” ——这个女孩已经不想回到现实世界找妈妈了,她只想和幻想中的深海大饭店以及南河在一起。
而此时,参宿想象中的南河,也即是她自己的求生意识,再次以描绘未来的美好光景来鼓励她,想要说服她活下去:找到妈妈和让南河活下来这两件事是正相关的,不要为了让南河活下来,就选择不去找妈妈——不要为了和已经故去的南河一直在一起,就放弃自己的生命。
就在参宿为此纠结的时候,现实中的母亲来到了病榻前,开始呼唤她,也即是深海号抵达了深海之眼。此时的南河代表了参宿自己的求生意识,他为了让参宿见到母亲,选择向前航行。
在深海号面对危险时,参宿再次向南河重复“丧气鬼是我招来的”,意图阻止南河不要带自己去找深海之眼(不要去找妈妈,我不想失去深海号,不想失去你!),也即是要拒绝自己的求生意识。
但是她也知道,南河就是那样执拗的人。既然他会奋不顾身跳下水救她,那么他也一定会想要让她展露出真正的笑颜[2]——哪怕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所以当深海号上的南河消失在一片璀璨晶体里时,参宿也最终意识到了现实中南河的死亡。
她半梦半醒地睁眼,看到妈妈的虚影,听到妈妈的呼唤,并且在幻想中抱住了她,说道:“我好想你啊,妈妈。”
可是回头再看,那个救了自己的人呢?
一想到南河,参宿心跳加速,并且最终选择离开妈妈怀抱,扑回白布,用尽全身气力撕扯,企图回到幻想世界中去。心跳机的声音发出了扯长的“嘟——”声,亲人们开始哭喊……至此,现实里的参宿也不在了。她的自我意识选择了不要醒来。
所以在我看来,《深海》的真正结局,是在讲述一个平凡的人(南河)因见义勇为葬身鱼腹,而被救起的女孩(参宿)因对原本的生活感到绝望以及对深海幻想世界的眷恋,潜意识中选择了自杀的、「双输」的黑暗故事。
……
看到这样的结局,一定很难接受吧。就像第一次观看《深海》的我,无法理解南河那些丑态百出的表演,觉得他是真正的小丑,甚至有想要提前离场的冲动。
其实梦境刚开始时南河表现出的一系列丑态,我想一层是为了表现出南河的社会面具——拍马溜须、视财如命的外在形象「小丑」,但又在另一层面上反衬出他舍身救人的勇气,精神上的美德。
导演通过角色丑态毕露的表演,揭露了一个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人生来丑陋,所有矫揉造作皆是虚妄。这样真实且近距离的揭发,也难怪让大部分人初次观影时感到不适(这里的大部分也包括第一次看的我)。只有看到最后才能知道,原来觉得南河所作所为尴尬的我,才是最不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真实丑陋内心的人。
同样的,对于这样的结局接受与否,是否也取决于我们愿意接纳多少自己内心的创伤?

结语
《深海》这部影片真实地将人性的丑态和人心的创伤揭示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向习惯佩戴好好粉饰着的社会面具的人,我们或许一时间很难接受。然而,在电影院这个大家一齐做梦的地方,我们有些人选择敞开心魂接受丑陋、拥抱创伤,以此增进对自己的理解;而有些人继续选择压抑,将丑陋和流血的东西拒之门外,以此来保证自己内心的舒坦——我无法苛责其中的任意一种人,因为无论怎样,生活的方式都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参宿的选择,也是同样。
诚然,理解不了《深海》的人是幸福的,但能够理解《深海》的人也不会注定永远悲伤。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属于自己的深海号和南河,同他们一起构筑成属于自己人生的,冬季大三角。

后记
在一开始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用到一些词语:「真结局」、「暗黑向解读」,但在后来修改的过程中,我都尽量将其替换了其他的说法。因为我认为这篇文章毕竟是我一家之言、个人主观的猜想,并不能代表《深海》真正想要表现的东西,顶多只能是算作抛砖引玉,便不用那么狂妄的词语。
诚心建议还没有看过电影的大家一定要去电影院看一次深海(快下映了!)。梦这种东西,在电影院里看和在家里看,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对于看过电影还没有听过《海底》的读者——如果你不认同我所理解的结局,便去听听凤凰传奇版的《海底》;如果你认同我所说的结局,那便去听一支榴莲版的《海底》,相信无论哪一首都会对你有所触动。
没想明白的问题和想说的话其实还有很多,但不太方便放在这里了。在写此篇时,因为我手边没有能够反复观看的片源,所以对某些情节点的记忆或有缺漏和错乱,还望诸位在评论区讨论指正。
以上。献给每一位热爱《深海》的观众。
P.S. 一些无关紧要的补充
[1]“你妈妈不要你了”:幻想世界也即是参宿的潜意识,这句话参宿很有可能在现实里听过许多次,所以才会成为梦境的材料。包括参宿刚进深海大饭店那段神似《舌尖上的中国》的介绍,也可能是因为她在现实里听过类似的台词。
[2]展露出真正的笑颜:我觉得这里可能漏说了南河心态上的转变。我现在的理解是:一开始南河是想要克制参宿找妈妈的愿望,以此来“赚钱”,也即是让自己和参宿一起活下去;而之后他放弃了赚钱,鼓励参宿去找妈妈,是意识到自己已经获救无望,决定用自己的命来换她真正开心(他认为参宿见到妈妈就能开心)。不过这个点我还没仔细想过,可以再一起探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