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少女概论1.0

by 我一个朋友
之前在玩移动端吃鸡的时候我整了一套战术JK穿搭。队友们都说挺可爱。其实游戏内能还原的部分很少,角色仅仅是穿了迷彩百褶裙和战术短靴,满足了jk的定义。然而武装方面,即便是穿上游戏内的头盔和甲,角色的防弹插板背心和腰封等搭配在军宅眼里还是不能及格。
后来为了避免“我来考考你”这样的强行安利与普信的局面出现,下线之后我开始思考对武装少女爱好的由来。并且将这一爱好或者说力比多的投射合理化而不是被轻飘飘地解释为一种XP,同时也不愿意将自我审美矮化成寄生于等级制的审美模式。
武装少女的定义其实极为广泛,只要将这个词拆开,符合少女+武装的基本组合即可。形式,着装,武器乃至性别都不拘一格。但是区别于装甲与少女的组合,武装少女的整体基本局限于不与大型机械共同出现或共生。

着装分为本体着装和武器装备,仅本体着装就千变万化。各式JK,女仆装和自行搭配的常服都能在一定环境与武装搭配下形成和谐的整体。如下图,主体人物穿着女仆装腰胯子弹袋,手持旧式栓动步枪,整体风格偏复古向,光影切割与人物望向远方坚毅的眼神让人很容易带入到二战中的西线战场(?。

还有相对严肃的军事向着装如全身multicam迷彩,装的满满当当的防弹板携行具(plate carrier),带有夜视仪的头盔,加上宛如圣诞树一般的装满配件的木仓,这种mil-spec题材的对着装往往要求更严格,甚至会有人复刻特定时期的特定军队的装备。天马行空的基于游戏二次元的cosplay(如少女前线)就有着明确的cos对象,其严谨程度取决于原作和cos的用心程度。画师出于爱好的原创也十分受欢迎,如下图就是画师AEM01设定,然后由coser还原的战术bunny。

显然战场上时不可能出现穿着装具的bunny的,但是上图整体给人一种现实与合理感。因为装具的搭配和选择十分重要。首先能看出整体搭配是否专业与用心,奠定了整个图景的基调。上图中,手中的武器为经典的mk18,消音器与手电与IR的搭配符合现实要求,握把非常pro地设置在最前端,手指并未放在扳机上。从上至下,耳机链接ptt至装具的电台包中,手枪弹匣在外,步枪弹匣在内。着装和武器完成了互相呼应,因为腿部上的枪套中有一把手枪。下部的附加包恰到好处地挡住了重要的部分。整体颜色的搭配也达成视觉效果上的统一。如multicam多地形迷彩 和 Coyote Brown 狼棕就是相近颜色的搭配,装具颜色混搭的结果可以参考我空降兵数年前蓝天白云迷彩的老照片。
形式有很多,基本所有的媒介都可以承载,这里不多说。二次元相关确实占相当大比例。在这里想提出模型界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寿屋出品的机娘系列和figma可动的little armory都是杰出代表。最近有一些作者十分期待的可动人偶放出消息。

社交媒体与各种绘图网站上有一些专注于武装少女的账号。各个国家地区均有,但本文限定于亚洲文化语境下的武装少女(因为本人欣赏不了盎格鲁撒克逊山猪的审美风格,那种粗野与直白的暴露让人提不起兴趣)。
其中日本作为武装少女文化的发源地,又有airsoft文化的加持,在数量与质量上成果都不错。正式可考的武装少女第一次出现应该是1981年的电影《水手服与机关枪》。获得成功后又有大量的类似电影出现,武装少女的定义在这里就出现了。当拿着火箭筒冲锋枪的少女出现在荧屏上宣泄火力,在80年代经济爆炸发展的日本随着社会力量冲击了传统女性温婉的形象。时至今日也有《别对映像研出手》《莉可莉丝》这样的作品,然而整体上褪去了直观的暴力冲击,变成了美少女贴贴。这种变化也反映了日本整体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自然也体现在其他文化领域。

美国有一批喜欢亚洲语境下的武装少女的创作者。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是亚裔,或者是留学生,加之本身就十分喜欢枪械文化,在可以接触到真实枪械的环境下自然能产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另一部分则是受日本动漫,中国游戏影响,本身就是喜欢军事的红脖子,比如作者在德州一个私人军事博物馆遇到的一个德州红脖子讲解员,他就在自己的悍马车门上贴满了动漫贴纸。

中国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游戏厂商,装具商家专注于武装少女。游戏上有之前提到的少女前线,蔚蓝档案。其衍生的cosplay以及相关二创都极大地丰富了武装少女相关物料的产出。装具商家有TRN黑灰工业等,他们将装具与日常服饰都对应女性做了战术化,日常化改装,效果也很不错。

我以为武装少女除了满足了人对反差的需求,还满足了对平衡感与秩序感的需求。本身现代文明的发展就在促进性别平等,以往军事专属于男性的情况不复存在。那武装少女的存在符合了秩序感。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直升机飞行员大量参与飞行任务,女性作战人员也可以进入特种部队,tier one作战部队。如果说在现实里太过赤裸的斗争与牺牲过于硬核,武装少女尤其是武装JK这种结合了日常的松散与作战的紧张所制成的平衡感也让人非常着迷。在整体装具枪械协调的情况下,皮肤裸露度是无关紧要的,赏心悦目的姿势与情景设定才令人心动。当撞针击发子弹,火药通过枪膛反吹激起的声浪吹动少女的发梢,子弹击中目标后少女坚毅冷静的脸庞展露出完成任务后的释然与微笑,试问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场景呢?
被迫时不时生活在后现代世界的我们时刻在质疑一切,在我眼中军事斗争与少女都代表着纯粹性。这种纯粹代表着秩序性。当少女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按照规定指引直升机起飞,或者是插画中驾驶员与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的合影,都代表着秩序,严谨和纯粹。如果整个画面中缺失了一些因素,整个体系就无法顺畅地运行,进而失去了平衡与秩序感。而搭配合理的武装少女就是一个无法质疑的严谨体系的最小单位。
当我感受到这种平衡感,我就能感受到审美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