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赌你从来没听过风的声音 | 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丁期皓,202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住建局。

你从长沙来,春天,岳麓山的针林摇曳,你听见夜里松涛层叠如笙,叶梢迟迟。
你来自祖国的北方,姥姥的炭火盆哔啵乍响,风袭满院,你听见笤帚扫雪的声音。
你是个经历过秋风的武汉伢,尽管阖紧了门窗,惊心的雷暴总让你来不及掩耳。

——但你没有听过真正的风声。
那是一列开往盛夏的火车。未知。终点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你告别亲人,像只离巢之隼。除行囊外,你还带着一具稚气未褪的身体。
道阻,且长,越岭翻山,偏僻的疆域让你恐惧。
烈日,干燥,黄沙滚烫,罕见的胡杨使你彷徨。

你到站了,落差是有的。因为喝到这里的水是如此涩嘴,因为见到这里的景是何其荒凉。
和父母的通讯有些抱怨,听到“撑不住就回家”眼眶微红,但那件印烫“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新衣裳还未晾干。你说,“我挺喜欢这里的”。
当你逐渐适应十点半落下的太阳,草甸里唯一的一朵向阳花就被你所见。在沙尘天气,你猜想那棵坚毅不倒的榆树是何人所植。风沙的那边,又是什么呢?你新鲜这儿的一切。
这是你的小心思,兴奋且紧张,“新同事”成为你分享的对象,其实你更愿称他们为“朋友”。

迎新会的操场,你们四五人牵着手舞蹈,你对音响师说“音乐声再大一点儿,再大一点儿,再......”直到维吾尔族音乐淹没你喊声的那一刻,你已牵起一支各民族共舞的队伍。
你朋友圈的视频配文“这是西部的一夜,亦是我青春的一页”。当那些越走越东,去杭州去上海去Tokyo的同学发出不理解的看法时,你不以为然,奋身向西。就像鲍勃·迪伦的那首歌一样,“答案在风中飘扬”。

志愿者们的初次集会,升降绳被风摇扯,节奏不一地撞击旗杆,你目视升旗台,五星闪耀在红旗之上,你似乎听见那风的声音?
永安湖水静无波,缘于塔里木盆地的扬沙正在笼聚,灰蒙蒙的尘烟在壁垒似的金杨树林前打了个休止符,你似乎听见那风的声音?
当你认识一个叫努尔古力的维吾尔族少女,当你看见团场的绿洲逼退了沙漠,当你把你最爱吃的西瓜亲手种下,当你被祖国母亲称为“志愿者同志”。你听见了吗?那风的声音,你听见了吧!

“图 木 舒 克”
——“图 木 舒 克”
被常常念起的名字,你站在风里,你听见“图木舒克”。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远方,西部计划的志愿旅途,随风陪伴你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三师”
编辑: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李浩辉(天津财经大学)
插图:千库网
责编:陈龚泽祖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