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乙金镜式经原序(通俗解读)

2023-08-08 15:05 作者:一无所知的小笨蛋  | 我要投稿

太乙,是天帝之神,下面掌管九宫,并制定中正的最高准则。敬顺它,天地人之常道就会有序进行。反之,如果轻视抛弃天地人之正道,就会导致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关系发生错乱。黄帝因为顺道而行、国泰民安,所以成为五帝之中的圣者,大禹因为避免逆道而行产生不详所以能够推演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

汉代高祖受命于天,张良秘密记录刘姓的正统地位,吴国人主争夺权位,刘惇推演汉家王朝的凶吉预兆,帝王的教化在于任其自然,无所作为。关上家门追究自己的善恶,擦拭镜子务求一尘不染,如果不是在天地未开辟之前就把握契机的人,又哪里会知道这些呢?

从上元到如今帝王的事业,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圣人,数百年才出现一个贤人。学问精绝深奥就有机会得到名人援引的惊喜,见闻险隘浅薄就好比从钥匙孔中看东西隔着层层房门。一个人顺着水流寻找源头,最后不是泛舟于大海之上不回来了,就是倚仗孟门山的险峻陡峭。至于计神详察物情,天目主管奸邪,一宫和三宫为置将之数,四宫和六宫为对着的绝气。遇上掩、迫力量单薄之时,关闭十精,用喉交加上八大节气来占卜旱涝灾害,用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大州来说明吉凶,用北极星周围的五个星座来确定主、客大将,这其实同战场上兵戈相见有胜败之分一样。

左丘明受经于孔子而为《春秋》作传,见解不同于公羊、谷梁,子夏师从孔子而作《诗序》,又与毛鲁二家有所不同。学习知识然后不断地温习它,一心钻研异端邪说,控制他人的言论,不忘自己的笨拙。利用瓢量海水,透过竹管看天,除了眼睛所看到的之外,我的心意可以说全部都在这里了。有的指陈符合实际的记载,有的虚妄赐予的美名。考察二局,有阴和阳的分别;纠正六壬,附加时计的错误。淮河以南各州国的位置与天上星辰的位置相对应,广泛增我的见太行的道与度次,推究之后若有疑问就加以保留。源流很广,枝叶繁茂。汲汲于进仕之人被名士之间相互举荐的风气所同化,玉石多了就不受珍视以致用来投掷禽鸟。虽然料事总能与实际相符,常常自认为比孔子更加贤明,然而一日谋划事情不够细密完善,就把所有的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国家富足于是不良的风气停息,国事繁多不免有所缺失因而内心充满了愧疚。想到开元皇帝陛下通过龟卜和巫占来探寻上天的旨意,同时参照卿士、众民和自己的意见作出判断和决定,通达圣明从而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主要看斗柄所指方向)核准节气并安排与之相应的四时农政,通过制礼作乐使国家的各项政务和谐安详,了解天乙神明般的威严,帝王封禅泰山的神圣,傲视永久流传的名言,试问还有哪个神明能够接受日月之光的照耀,承受如此广泛的恩惠,可以在金马门参观诏书敕令,在兰台观看秘密典籍呢。

仔细研究《太乙金镜式经》一书,可以发现它有悖隐微的旨意,上考日月星辰之运行,中推历法天文之术,下治人间万事,横贯一年四季。在九天圣母传授给黄帝的符图中考寻先天地而生的道,在仓颉创造出来的文字中历览各种记载,甲乙之终数,宫元之往复,奇偶之二算,胜负之八门,与人探讨法令制度的世间万物不同到了极点就会归于相同,独特的见解不须言说就已经被证实。利用纪元来加以验证,并进一步精确到日期与时辰,请允许我在撰写著作之前代为思考,用以概括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领悟阅读之时心领神会的奇妙,震撼于意气相投之时的宛如神助,这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一大创举吧。经书一共十卷,命名为《太乙金镜式经》。如果经过修改之后能够继承孔明的任用贤人之术,那么张良不过是刚刚进入厅堂有所掌握,风后有一定的成就但还没有达到非常高深的境地,至于宋琨、乐产、李淳风等人,还在堂前的廊屋尚未入门呢。如果认为上述评价有所过分,那么我等待将来的贤达之士。"

太乙金镜式经原序(通俗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