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方蜜蜂多样性形成与保护的思考》报告| 《生物多样性》创刊30年系列讲座
2022年7月11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两名代表参加了《生物多样性》创刊30年系列讲座,其中第一讲——“昆虫多样性”主题报告已于上午圆满结束。
中国农业大学周欣教授做了精彩的分享,报告题目为《关于东方蜜蜂多样性形成与保护的思考》,报告内容的主线:蜜蜂分类学→遗传多样性→保护。

图源:周欣教授PPT
周欣:蜜蜂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产价值在于授粉和产蜜,目前蜜蜂种群受到威胁,东方蜜蜂种群大幅下降,值得我们对昆虫保护的更多关注。关于东方蜜蜂多样性形成与保护的思考,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物种种下进化的历史和模型,还有进化过程中的选择压力,以及造成选择压力的地理局限性等等,因为亚种是有地理边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形态上的特征、分子上的特征,甚至生物学、生态学上各种各样的综合特征,去帮助我们理清哪些是在亚种级别,它相对来说在种类上有一定独立性,我觉得这是今天报告内容贯穿的主要思路。
(本文为讲座报告整理,未经讲话人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文/Sherry 审/绿茵 编/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