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工艺碰撞激情的声音」荧光笔评威泽HE03D,附带BS1、DA1Cube

HE03D
自从HE01这条耳机认识了威泽开始,从它产品设计和声音理解上我就认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潜力、有野心的品牌。直到现在我依旧把HE01作为500价位的优秀推荐之一。HE03Al是威泽对千元级价位的第一个尝试,这个被冠以“铝蛋”的耳机也让我对威泽的印象也更加深了一步。

在去年年底又突然冒出了个HE03D,虽然前缀都是HE03,但对比起HE01系列的俩兄弟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声音上来讲很难联想到这是一对孪生姊妹。

简单的开个箱先。外包装设计非常精美,正面印着同耳机头面板上一样的花纹。抽出内盒打开后便能看到耳机的本体,再下面则是一个PU素皮材质的收纳盒,里面有三种威泽的EASYTIPS耳机套,一个清洁刷,以及耳机线。


HE03D的设计是黑金两色之间的交织,属于既惊艳又耐看的那种。虽然对一个耳机的声音评价难免有主观成分,但是其做工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而HE03D的做工就是我要吹爆的——它是千元级里T0级别的存在,甚至某些高价位耳塞的做工和它一比都显得黯然失色。

和一些树脂塞不同,HE03D的模具是威泽自主设计的,采用五轴CNC全金属外壳,十分光滑而富有质感。玻璃面板已经很少见了,在我印象里它应该是除了棱镜以外第二个使用了玻璃来做为面板材质的入耳式耳机,而HE03D更是大胆的采用了曲面玻璃,里面的星芒图案也会随着光线而变化,非常的漂亮。

插针部分采用的是正规的0.78mm插针,但是凹槽是圆形的,好在凹陷处是耳机的插针,所以并不需要担心换线的兼容性。原线和腔体搭配后拥有更好的美术效果——插针和耳机头的母座是可以严丝合缝的合在一起的,有着非常高的一体性,所以从外观设计和工艺来讲我认为HE03D是一个完成度很高的产品。


耳机线采用了5N单晶铜材质,比较细,线材包层是摸起来比较滑滑的材质。插头和分线器的五金件也很精致,同样也是黑金色的设计,与腔体一致,浑然一体。

由于金属腔体和玻璃的堆叠,这也使得耳机头的质量略重,但是在佩戴上是不需要担心的,绕耳佩戴以后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虽然官方没有提及,它的金属出音口是可以旋转下来的,难不成是个小彩蛋??询问了鸡哥以后,给出的回答是:就是可以拧下来而已。(看看KATO的能不能拧上去NTR一下)
HE03D在声学结构设计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它的半开式后腔结合了全新的第五代12mm高密度DLC振膜动圈单元,搭配上M.D.B.S.Density高密度型多重气压阻尼平衡系统以及NF Audio的创始人老羊授权的类亥姆霍兹共鸣器技术来进行声学装修,以达到有效控制泛音和杂波的作用。半开放也是用于释放单元多余的能量感,使得听感上既能保持优秀的动态更能让声音更为自然耐听。

这个塞子对于驱动性需求不高,使用自家的DA1小尾巴也已经可以推的还不错了,亦或者直插MacBook Pro也可以获得一个能量感充盈的声音,单纯用手机基本也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框架,但是声场稍显局促一些,动态要稍弱一些了。
HE03D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煲机的。它刚开声的时候确实显得并不是很合我的意,甚至还在怀疑跟第一次在展会上听的那只是不是又改了调音了,主要体现在中高频比低频要显得干硬很多,但是只要给够多的时间去煲机,它逐渐会开始润泽起来,最终呈现一个非常扎实而凝聚的声音。同它的声学设计所要达成的目标一样,它的中低频密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很多单动圈塞都在寻求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低频部分的处理。它具有我们固有印象中动圈所拥有的那种蓬松感和弥散感,稍显肥厚,密度尚佳,它的混响也控制在了一个听起来很舒服的度上,低频量感对我来说是合适的,整体的能量感还是会有所偏向于中下盘的。最有意思的还是其弹性优秀的同时,低频收回时的速度并不会过于快速,但又不会拖沓,略带一丝从容感,特别在听一些鼓声时,那种凝聚力和打击感给人带来了直观的、能感受出的那种鼓面震动所带来的颤动感和冲击感,这种处理所带来的听觉感受和质感我认为是很优秀的,非常具有乐感和律动力。如果听过HE03Al的话,就会发现两者的低频路数是很不一样的,如果喜欢HE03Al那种轻快感的低频的话,那HE03D大概不会太合你的口味。但是就我个人来讲,我个人的喜好会更倾向于HE03D的低频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显得更为“真实”。这样表现的低频对比起同价位的竞品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想有烧友肯定会想,这样的一个低频会不会因此而盖过人声?这并不会的。HE03D的人声并不是这样HUFI取向的,反而是更偏向于还原、清晰的类型,低频与人声之间是有非常明显的划分感,距离听者的位置是适中的。对于人声的微小细节HE03D能忠实的还原出来,并且饱满而富有爆发力和凝聚力,期间稍掺杂着些许的颗粒感,使之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很合适。唯一一点就是在一些人声中高频爆发的环节时反而被勾勒出了较强的线条感,稍显有些拉不住,容易出刺激感,这个刺激点也可以通过换一些合适的套子让它顺滑过渡。我认为HE03D的人声表现说不上“毒”,但足够“准”。
相比于低频和中频,我认为高频在密度上就没有那么的出彩。HE03D的高频拥有足够的明亮感,较为紧实的高频,泛音不多,它想尽量的把高频的一些细节还原展现给听者,但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编曲中就容易暴露高频密度不高的缺点,导致不够凝聚成形,形成一种非常“金属味”的听感。当然在这个价位来讲这个表现并不算差,它也足够面对大部分的场景,我认为这更算作是一种取舍吧。
得益于半开放的设计,HE03D是声场是很大的,但是位置并不会散,就其能量与气势感,不管是各种鲜活热情的泛流行乐,亦或是庄严宏大的交响乐,HE03D在面对各种类型的歌曲时都显得足够从容不迫,有这样的表现是足够令人惊艳了。

HE03D对于耳套的选择我认为是更需要注意的,我觉得它需要一个不破坏声场结构的同时,稍削一些中高频的刺激点的套子。在包装中,HE03D也配了三款威泽的EASYTIPS套子,分别是SS20声场套,VC20人声套,ET100鱼嘴套。
前面也说到,它中高频上的刺激点可以通过换套来削除,那么人声套就是可以明显削除这个的选项,但是它的代价就是横向声场会缩窄。同样的作用,我会更推荐使用final的E套,比起SS20更通透一点,虽然横向也一样会缩,但是纵向表现也会更好,整个声场更圆,低频的质感也不会丢失,更适合流行摇滚一类的歌曲。而ET100,即鱼嘴套则是减少了一定的低频量,更突出了中高频,但是刺激点显得更为放大了,所以这个套我并不是太喜欢拿来搭配HE03D。而SS20声场套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整个声场都更开阔,低频的混响也会更多,更充斥在整个空间里,略微削弱一些中高频的刺激点。在听一些大场面的歌曲时更为合适一些,JVC的FX9同样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整个声音要更为润泽一些,是作为一个声场套的上位替代品。

和它的同门HE03Al比起来,这俩兄弟显得各有所长,HE03D更擅长的是用厚实凝聚的声音、饱满的低频、扎实还原的中高频感染听者。目前HE03D的价格也下降到965元,即使抛开音质单论这优秀的做工我认为都非常值得的。
BS1
两个陪衬 BS1和DA1 Cube,虽然说是陪衬,但是这俩也不是等闲之辈。
我们先来聊聊这个入门级的BS1吧。有一说一第一次试BS1的时候还是在听完HE03D以后,鸡哥神神秘秘的拿出这条耳机让我听听,问我怎么样。看完外观和听完声音以后,我觉得大概也得卖个200多块吧,主要是听起来真的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于一款入门级的产品来说它的声很正确,框架是非常好的。然后它就卖129了(带麦+10元),虽然比我预期的还便宜了差不多70块钱,但是这也足够卷了。

包装上对于一款百元塞来讲也够意思了,两种类型的EASYTIPS耳套,一个线夹和一个耳机包。从外观造型来讲,和飞利浦S2可以说是神似了。外壳后腔采用了镁铝合金,最后面有一款铜色的金属滤网,前腔也有一组开放孔。

线材采用了编制的外皮,就我用过多条这种编制线皮的耳机的经验来讲,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更为耐操一点,实际上用久了以后还是容易打卷或者起褶皱的,而且也容易造成听诊器效应。
我就不花像HE03D那样的大篇幅来讲了。BS1在它这个价位可以用三个字形容:正,正,还是正!因为我认为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糟糕的短板,得益于大动圈、开放式的设计,声场在这个价位的塞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蛮有一种听平头塞的感觉,而且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它都不缺少,做的很圆。声音有着良好的透明度的同时,歌曲的氛围感也不会因此而落下。三频均衡,从一开声就是有着轻松愉悦的听感,有着非常“大众化”的调音,谁都不会拒绝和讨厌。虽然在一些编曲复杂的曲子里是撑不起场面了,但是对这个价位的塞子我并不能苛求他有多牛逼的密度和信息量了。
BS1最好的还是它的中频,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相比其HE03D那种偏向还原向的,我更喜欢这个略带点润fi的感觉,单论第一耳朵的听感我甚至觉得比刚开箱的没煲过的HE03D更讨喜我。中频的密度在三频中是最好的,而且厚度合适,不管是男声还是女声都是通杀的。

毕竟是入门级定位,所以使用一般的手机或者电脑来带载是完全足够的,在播放器上并没有体现出很高的上限和可开发空间。有趣的是在搭配一些磁带机甚至是便携碟机的时候,甚至能听出“爷青回”的感觉。
算是一个缺点吧,由于是开放式的结构,虽然没有那么夸张的声音泄露,但是抗风噪来讲是不行的了,最近天气变冷又开始刮风,上街上带着这耳机刮风的时候也不免会呼呼的响,我认为这算是一种对做好声音的妥协吧。总的来说,非常值得拿来入门的一款百元塞,可以毫不犹豫的随便盲冲。
DA1 Cube

再来讲讲DA1 Cube——这个威泽的第一款小尾巴。最近威泽看起来已经在预热第二款小尾巴大DA1了,但是DA1 Cube仍然是一个好选择。为什么呢?因为它足够小啊!而且在这个体积下,它也有着不错的声音表现,对于不希望在手机上挂一大坨长度和手机宽度都一样的小尾巴的用户算是一个福音。虽然如此,但是由于大小的原因是不可能塞进一个4.4mm的接口了。对于普遍用户或者我这个单端党来讲,体积小的需求可能要远大于一个平衡接口。

DA1 Cube的包装就简单一点了,一个长条形包装盒。里面也配送了一个type-c转a的接口用于不带type-c口的电脑设备。外观上,就是一个黑色的小方块,正面有一个led指示灯显示当前歌曲的码率,侧边还有一排灯光颜色与对应码率的提示。硬件上采用了一颗ES9218C Pro,支持MQA八倍展开和DSD128解码。

DA1 Cube我认为是和HE03D非常搭配的一套组合,因为它足以驱动和发挥HE03D八成的实力,而且并不会破坏耳机原本的调音取向,获得一个宽松的低频,同时也保持着HE03D中高频原有的那份透明感,并且略带削弱一点中高频刺激点的作用。搭配Openaudio的水银私模,这个塞子本身驱动的要求不高,本身足够强的素质和调音也不易出恶声。插在DA1Cube上整体的声音框架出的来,密度和纵深较为一般,但是听听人声流行还是足以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