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研期刊因子集体大暴跌 影响因子为何大跳水?
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正式揭晓!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部分国产期刊如下:
Cell Research 由46.297变为44.1;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由38.104变为39.3;
Cell Discovery 由38.079变为33.5;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由34.915分变为21.1;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由23.178变为20.6;
Science Bulletin 由20.577变为18.9;

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一些期刊由于早期视图文章引用数较少或质量较差,导致引用数减少或被剔除,从而降低影响因子。
● 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影响力下降了。一些期刊由于编辑水平不高、审稿质量不严、发文量过大、自引率过高等原因,导致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下降,失去了优秀的作者和读者,从而减少了引用数和影响因子。
● 期刊所属领域的热度和关注度下降了。一些期刊涉及到当前社会关注度较低或较为成熟的领域,比如干细胞、肿瘤、综合性科学等,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难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从而减少了引用数和影响因子。
IF前100名单如下:

*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