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复17
不知道为什么这年临海管考试的部门特具关怀,以前在东阳高复的临海籍高复生到高考报名的时候,都要回到临海毕业高中去填表格、拍照片。
为了方便我们临海籍的高复生,这年是他们来东阳,全体临海籍高复生就在东阳填个人资料、拍数码照。
已是开春,填个人资料那天,东阳却还在下小雪。
酒店里那里挤满了临海籍的人,看到自己高中的同学,东阳有很多的高复学校不太清楚以前同学中有谁也在高复。
当在大厅里看到熟悉的面孔时,都有点想发出“他(她)怎么也在东阳啊!”
高中时认识的人,大家互相寒暄。在大厅里也看到了被我和屈L称为“小黄毛”的同学,这次也是两个人一起在交资料。不过她的后脑勺顶部的头骨和高三的时看到的一样,和高一我们看到时前倾了头发也依然不会向后翘起。看来头骨的前移确实不仅影响形象也会影响高考。
这样的集中报名,也让我看到高中没在同一学校读书的人。在很多别的高中毕业的人群中,看到了初中同过班的徐D,他高中在别的学校读。记得那时他在班级里的排名是18,语文老师说自己读书时期的号次也是18号,上课老师会被提及他表扬学习。
怎么他也在东阳复读,初中时看到他前面的头发像是中分,而后面却是四六状,头路末端到发旋粗能看到一条明显很粗的头皮露白,而且此处的头发也是成螺旋状。这时看他后面头发的螺旋状还在,头皮露白很小。
在场的高复生中,看到后脑勺顶部头骨存在左右移动的人占得比例很高。
从报名回来后,对头骨位置会影响大脑思维这发面越来越有想法,觉得这方面能联系起来,会变得比以前的都会有意思,因为要牵扯到大脑层面,这样一来就不只局限在头骨方面了,要深入涉及到里面的大脑。因为头骨位置会影响住在里面的大脑,从头骨来研究大脑那肯定会是很不得了的研究。
从报名的地方,看到以前的同学中发现有头骨左右移动现象明显的人占的比例较高。看到以前成绩好的人也来读高复,除了一些人有分数但是志愿原因来复读的人,应该都是那些认为自己再来一次会考得更好的人,不然来高复干嘛。
首先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以前一点都没花时间读,只要通过一年就直接升天的人应该没几个,从老顾这么多年当班主任的经历,他平时跟我们唠叨时也没讲过类似人。
而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再来一年能考得更好的人,从前或者平时至少自己肯定认为读书是还行的,只是这次失误而已。要是以前都认为自己的学习是烂,还要来读高复就是为家里而拼(经济状况之类)。而这一群体中前面的原因占的应该是绝大多数,要是按智商“一般认为智商基本不变”的观点,难道读高复的人以前每个都在玩也不见得。
而我们的大脑是何等的灵敏、敏感,只要稍微不对就会带来很多复杂的生理变化。而头骨的左右挤压就会改变颅腔的空间情况,大脑就在里面,大脑是软质遇到硬质的头骨,会发生形状改变的不是头骨而是大脑。也就说是大脑在适应颅腔,而不是颅腔在适应大脑。要是考试的时候,巧合就是头骨左右移动,头骨还没来得及自我调整挤压到里面大脑的时期,恰碰到考试那种气氛下,那考出来的成绩就会不如自己平时或者从前的水平。
以前小打小闹倒没什么大不,这次来真格的了,当然不服气。这种情况不要求每个读高复的人都是这样,只要有人是这样,我这样推测就没错。我自己就是与头骨右移及其有关,而且我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个体,和身边的人也一样,我自己碰到的头骨带来的结果,可以说是被放大了,别人不太可能会有我这种情况,因为自己是无知地通过外力把头骨打乱,而后重新整理回去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这些。
更何况在现在生活中看到的情况,就是符合我的这种推测。首先在现在的高复班级里,我们不是严格通过分数分的班,所以就是在重点班中,成绩第一到第一落差也是非常大的。头骨位置好的,没发生明显的左右移动或者头骨固定性好的人,学习成绩就好,而要是头骨固定性不好易发生左右移动的人,学习成绩就比不过前面的人。
在报名的时候,碰巧遇到临海有这样的改革,在同一段时间里让我们集中在同一个小地方去报名,能看到很多以前的同学,要是按以前自己回到高中去报名,不但看不到在别的高中读书的人,就是一个高中的也不一定会同时这么多人在同一地点出现。
从在报名处和自己不断分班中一起读书的初中、高中同学身上,真的就能发现我这个推测是没错的。(而这里我们就干脆把“学习成绩”换成“智商”,因为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已经不是在学校里读书,他们也就没有成绩可论,“智商”这词不管是谁都适应。)头骨位置的会影响人智商的表现,智商表现出来很好的人头骨位置好,智商表现出来不理想的人头骨位置不理想。
那我们社会选人才,是不是也是遵循这个规律,被选上去的人都是头骨位置好的人,被相对淘汰的人都是头骨位置状况都是不及前面那些人。这种想法可能会很有实用价值。
那就简单看学生的高考好了,高考选上去的人是不是就是按这个规律选人,社会通过学习这个途径,让人在相对公平的时间空间里从小学一直学习上来,用考试的方法经过层层选,选到最后还留下的人都是那些头骨位置好。因为头骨位置好的人能够学进去,脑中留下的知识多。
要是这种头骨移动情况发生固定性好,发生移动的时候越晚,就能够层层领先,头骨不良移动发生越早,像是在小时候就出现这种会挤压到大脑的头骨移动,影响平时的学习,影响升学,学习是靠平时点滴积累的结果,那要是长时间头骨挤压大脑的情况没得到解决,最后就被层层选人的考试制度给相对地抛弃了。
有一点是人年龄越小的时候,头骨会发生变软移动的次数会越多,自己也是在高中时期碰到,随着年龄的增加,那种大面积头骨变软的情况也不再有了。
这也符合了,教育选人的规律,越到上面人越少,在生活中也发现头骨好不易发生移动的人应该比头骨易发生移动的人要少。
人的天生的智商是按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生活中发现那些头骨位置好的人表现出来的智商要高,那么是否可以把生物书上的一些理论类似过来,把智商分成 “先天智商”和“表现智商”两类,“先天智商”就是生下来人的原有智商,“表现智商”就是在头骨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智商。
“先天智商”按上图分布;“表现智商”在“先天智商”的基础上就要看后脑勺的头骨位置,这个不容易被人注意但是最容易发生移动的部位,头骨移动后会直接影响到里面的大脑,所以表现出来的智商会不同。
头骨位置不好的人比如思维不够灵,记忆方面,人坐不住静不下来,精力不会集中……
自己在碰到头骨移动的时候,要是发生整体前移时是不会感到什么难受,对“表现智商”的影响不会很大;要是发生右移时就会带来难受和痛苦,对“表现智商”会影响很大。而我的头骨向右移动的量会很大,所以我的感受应也是被放大了很多倍,由于自己能把头骨给弄回去,导致很多种类的感受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的有些前后对比强烈的“表现智商”和一些感受,别人头骨的移动不会这么剧烈,应该不会有我这种强烈的感受。但是要是头骨朝挤压大脑的方向移去,时间长了也会显示出和我同样感受,因为有些东西是相通的。
到现在还没有人会有这方面的认识——头骨的位置、移动会影响大脑。
这个原因我想首先是年龄及的因素比较大,因为头骨变软跟激素的作用有关,要是按头骨变软的年龄来看是越小越会变软,但是对于那些还在呀呀学语的小孩,就是头骨发生大的移动(妈妈的疼爱用自己的手臂给孩子当枕头),他们又不会像大人那样讲述自己的感受。
就是大人说出自己的感受,也不会有人会联想到会是头骨移动引起的,那只有在有个人提出这发面的知识,大家应该就会开始注意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人的头骨已经定型,从生活中看到的大量的现象可知只有当“泥骨”发生变软的时候,会使得支骨脱离原先的位置发生各个方向的移动。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主要集中在后脑勺顶部的位置,但是这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被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