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终生受益好习惯,请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越早越优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优秀的习惯”。好习惯,是支撑一个孩子走得更远的根本,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是每个父母应该做好的事情。

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的坚持,而失去好习惯只需要一瞬间,所以幼年培养孩子好习惯是最佳时期,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养成以下几个好习惯。
01、理解他人,善于倾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与他人沟通打交道,也会发生冲突或摩擦。这时如果先主动给予理解,然后再争取其他人来理解自己,不失为一种更佳的沟通方式。

另外,倾听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赢得良好关系的必要方式。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知识、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原则等。

父母不仅要自己做到,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这个品质,倾听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善意。
02、凡事提前,制定计划
奥巴马说:“当你总是能够提前,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把时间计算得刚刚好,导致发生各种狼狈的事情。

凡事提前5分钟,可能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如果把这些5分钟不断累积,它将会让我们的一生受用无穷,对于孩子学习也是如此。

很多孩子学习动力不强,做事情很容易就放弃,因为他们做事不会考虑: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我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此时父母要支持并培养孩子做事前先定目标和计划的习惯,然后再开始实践练习,努力去做有意义和能带来积极影响的事。
03、学会选择,懂得自律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大到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和职业等。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总是替孩子做好选择,其实,让孩子学会选择,应该从小培养。首先要信任孩子,其次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掌握选择权,最后尊重给孩子的选择。
家长也要适当引导孩子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分析各种选择情况,有限的时间里要选择性筛选重要的事情先做,让孩子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制力是很差的,比如写作业磨蹭、做事拖拉、吃饭也是边玩边吃......
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合适的生活时间表,用足够的耐心去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04、坚持运动,热爱阅读
大多数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学习和睡觉,是一种枯燥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身体健康的隐患。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生活里不是只有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学习和玩耍可以有效结合。幼年时期,是孩子发展运动习惯和运动心理的关键期。
可以定期带孩子出去亲近大自然、带着孩子一起慢跑等,注意饮食、锻炼和睡眠,定期让孩子得到休整和充电。

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丰富,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
05、学会自理,学会合作
现在很多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大人们就围着孩子转,孩子除了学习,其余什么都不用操心。往往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更缺乏独立的能力和责任心。

所以平时要学会做家务,可以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生活琐事,比如洗衣服、做饭、搞卫生、购物等。孩子们不仅需要父母爱的演示与叮咛,更需要尽早开启独立生存的炉灶。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在小群体中与他人相处,并在这个小群体中不断成长。

在学会更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要学会合作,借助更多人的力量,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即便和自己很不一样,也能友好地相处,始终保持谦虚的精神。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人和事不同,以至于人的性情有所差异。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人的习性一旦养成,要改变会比想象中更为困难。父母是孩子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启蒙老师。
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只有从小培养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