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勿以“疝”小而不为,点击带你了解腹外疝

2023-03-28 11:57 作者:CCMTV临床频道  | 我要投稿
腹外疝,俗称“疝气”或“小肠气”,是指腹壁的某一部位出现缺陷,导致腹膜或内脏器官突出于正常位置之外的一种病理现象。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腹外疝可以分为腹股沟疝、股疝、尿道旁疝、切口疝、肚脐疝等多种类型。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手术指征之一。那么,什么是腹外疝?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哪些分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腹外疝定义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联通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缺损向体外突出,形成体表肿块。







二、组成部分

病理解剖学上,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三个部分组成:


1、疝囊

壁层腹膜憩室样突出部(包括疝囊颈和疝囊体)


2、疝内容物

进入疝囊腹腔内脏器或组织(小肠最多,大网膜次之)


3、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4、腹外疝的病因

a)腹壁强度降低:

●组织穿行的部位:腹股沟管、脐环

●组织结构发育不全

●切口愈合不良

●腹壁外伤及感染

●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萎缩

b)腹内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搬重物、腹水等



5、腹外疝分类

●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可自由进出,易还纳

●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但无严重症状,含滑动性疝

●嵌顿性疝:疝囊颈小+疝内容物突发无法回纳

●绞窄性疝:嵌顿的肠管发生血运障碍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腹外疝:







专家简介:

林贤超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普外科;

德国海德堡大学(欧洲胰腺中心)访问学者,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参加工作,擅长胰腺外科、脾脏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疾病的诊治。


专业擅长:

胰腺外科、脾脏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疾病的诊治。


社会任职:

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分会肝胆胰外科学组副组长;

福建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荣誉:

主持2项省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科研成果:

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福建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


勿以“疝”小而不为,点击带你了解腹外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