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电影】古今中外离奇荒唐事,无不出自《罗生门》

何人在江心,所有文字均出自该up主,祝up主越来越好。
《罗生门》电影 开场白和观后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尽为己,礼崩乐坏。
历史在还未发生时不可被描述,
因为无人知悉其全部样貌,
历史再发生后依然很难被描述,
因为少有人能够摆脱自身利害,
坦诚地说出全部真相。
人类的语言是极不可靠的工具。
当事情的真相并不切中自身利益,
许多人就像饱食后盘旋在夜空中百无聊赖的乌鸦,
只掌握一点点模棱两可的信息,
便能发出力透苍穹的聒噪与宣泄,
不知从何而来这无穷无尽的精力。
一旦事情的真相可能折损自身形象,
或是辜负了人们对自己光鲜亮丽的美好期待。
且看芸芸众生如何在谎言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入戏太深者索性连自己都可以欺骗。
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对自己有利的话,
他们并不在乎所说的东西是真是假,
事实与真相在深不可测的人性面前又能值碎银几两。
世界就在无数个主观意志之中摇摇晃晃,
所谓客观,不过是形而上执念者们心中的理想。
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哀,
不妨视其为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则,
并在规则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是在沉默中独善其身,
还是与喧嚣同流共舞。
灼目的阳光被茂密的树林遮挡在外,
如同代表着公理的光芒也有无法触达的角落。
参天的大树反衬出樵夫的渺小,
象征着在足以遮蔽公理的力量面前,
人类的存在无足轻重。
作为对日本鬼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两篇代表作的精妙改编,
导演黑泽明在这部电影中,
引用了小说《罗生门》的场景设置,
改变了小说《竹林中》的故事情节,
在这部电影问世之后,
世人将当事者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各执一词,
导致真相扑朔迷离,
隐匿于众说纷纭之中的事件统称为罗生门事件,
足见这部作品的巨大影响力。
在电影中,导演刻意隐去了主角们的名字,
除了强盗多襄丸因叙述必要得以保留,
武士与女人完全未提及姓名,
如果保留了名字,我们就是在看别人的故事,
而隐去姓名,我们看的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故事,
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无论是在高大的城门中,
还是在参天的树木下,
本片中的人类形象都被有意缩小,
象征着个体的人类在那个残酷时代面前的无足轻重,
而当镜头里只剩下人类的大幅形象时,
人们或狂笑或悲泣,但没有一人愿意说出实情,
这边是黑泽明通过镜头语言所表达出的,
对人类社会的莫大讽刺。
引用他的原话来说便是: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
谈论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
讨人喜欢的面孔,
说话八面见光、滴水不漏的人,
确实要防备,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与其说是讽刺,这讽刺其实并没有那么锋利,
倒不如说他发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事实,
并不加价值判断地在作品《罗生门》中表达了出来。
这部受限于时代只能呈现出黑白两色的作品,
蕴涵着远比其色彩丰富得多的意涵:
世间的白色有多少是藏污纳垢的遮幕,
世间的黑色绝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简单,
事情的真相往往只有一个,
而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三个当事人和一个旁观者却讲出了四种不同的故事。
趋利避害,粉饰真相,有些东西刻在人性深处,
谁也不必对他人的行径指指点点,
因为当一个指头指向他人时,
还有三个指头指向我们自己。
既然世间处处都屹立着巍峨的罗生门,
搞不清楚真相时就少说两句,
不要习惯了听风就是雨,
好像只有点点不休的表达着什么观点的自己才最高尚,
这就已经是无量的功德。
耶稣在殿里讲道,有愤怒的群众问他:
堂下这个女人在行淫时被抓了现行。
摩西律法规定,这样的女人应该用乱石砸死,
您认为该怎样?
耶稣沉默许久后说:
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
人类是一种无比复杂的生物,
人类社会更是有无数局部复杂组成的整体复杂,
真相的获取是艰难的,
这是一个由纷繁表象与良莠意义拼凑的世界。
我们能做的,只有多一些反思、自省与沉静。
少一些不分青红皂白的指点与评论。
古今中外离奇荒唐事,
无不映射于这座屹立不倒的罗生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