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雨
医药领域反腐,动静较大,让医药代表这个行业以反派面目出现。恰好《我经过风暴》女主就是医药代表。一正一反,更加立体,至少不要把所有药代都打到洪洞县去哈。
看完电影,五味杂陈。其实,我向来很厌烦那些女权什么的,其实,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发生家暴的情况,但是,这个电影很有感染力,让我觉得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
现实主义题材,很有感染力,完成度较高。当女拳一路喧嚣矫情喊打喊杀的时候,社会却忽视了真正的问题。这个电影很有意义。
一般而言,徐敏那样一个医药代表,其收入大概是陈均那样一个副教授的5到10倍。当然,谁挣大钱都不容易。一个女人突然出头露面收入超出正常水平超出家人预期,家人会不会怀疑她的行为是否合规,亲爹亲妈可能相信孩子的品质,公公婆婆亲戚邻居会怎么想就不好说了。诸如深夜不归、描眉画眼甚至浓妆艳抹,衣着性感等等,可能只是公司要求的穿正装化淡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受度和价值判断。影视剧探讨人性,性格、修养,但从经济层面看,确是经济大潮对社会微观结构的冲击。
然而这个问题不会出现在男人身上,即使他自己“色诱”院方相关人员,或雇佣女性去色诱,都不会被普遍唾弃。九十年代有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徐敏跟律师说,她不要房子、存款也可以与陈均分割,但是她要两个孩子的抚养权。明线是陈均有暴力倾向,暗线是徐敏收入高得多。她全部的爱都在家人身上,并无外遇,她只是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退后一步,时代红利有一个窗口期,作为消费单位的家庭,能获得多少,有偶然因素,有个人努力,是男人出手还是女人出手,还是双双入海,对原有消费模式都是一个考验。
94年,我在海口工作了一段时间,认识了3位独立潇洒的出海人,都是外语专业出身,她们来自长沙,原本是外贸的同事。A. 夫妻都是老板了,丈夫做房地产,是海南十佳杰出青年之一,不幸福,她把他公司的女同事编为婊子1号,2号,,,N号,B、C的丈夫是她安排的“卧底”,她说她老公对谁都比对她好,几年之后离婚了。B. 女的开店,自封董事长和总经理,男的没什么钱,炒房热潮中,钱都借来了,被男的哭求不要冒险哈哈。C. 双双打工,收入比在北方好很多,知足常乐,后来男的被A的丈夫升职加薪,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
已婚妇女参加社会工作,是历史的进步。爬灰养小叔子是老话,办公室恋情比较新潮,但出轨在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秦可卿是被迫的,王熙凤是主动的。事实上,大部分的婚外情与工作相关。一纸婚姻不能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的奴隶。爱人之间的信任,靠什么维系?单靠孩子是不够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除了分居和离婚,暂时没有更好的措施。那就加强保护未成年孩子的机制吧。怀着善意去探索,别沉迷于girls help girls,那等于解除了男人的责任。比如徐敏,即便顺利离开了陈均,陈均不再纠缠另组家庭,现在遇到医药反腐,她丢掉了工作和收入,怎么养大两个孩子呢。
佟丽娅这个新电影很写实,不要因为偏见错过一部好电影。

(本文在本人豆瓣同题目,略有修改。豆瓣没有整理文集的文件夹功能,B站惠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