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I和电子音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2023-02-17 21:53 作者:PYRO音乐  | 我要投稿

近日,国内新生代实力唱作音乐人刘柏辛在网上发布的一则「用ChatGPT做歌」“测评”视频引起热议:


她按照程序使用说明,在与ChatGPT的聊天对话框中输入指令:写一首关于“伤心草莓”的舞曲;随后在ChatGPT有理有据的建议下选择了法式浩室舞曲风格并进一步询问了和声建议,又再次输入指令请ChatGPT对歌词进行了精简处理;


最终刘柏辛根据ChatGPT的最终修改版录制了与其合作的《伤心草莓》,大家听完觉得怎样?虽然歌曲听感非常具有主观性,但ChatGPT在这一小段作品中的音乐制作效率、精准度及完整度还是很高的。


毋庸置疑,ChatGPT强大的数据库和高效算法让不少电音人开始深思:AI和电子音乐的未来是怎样的?


AI与电子音乐


AI即人工智能,是一门结合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研究人工智能的过程是以人类的思考过程为模板训练人工智能模拟人类行为,代替人类思考和工作。


而电子音乐通俗来说,就是指使用电子乐器及电子音乐技术来制作的音乐!



除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来的ChatGPT凭借其出色的信息检索、语言组织、对话交互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火出圈,被音乐人尝鲜体验并广泛运用外;不少音乐AI类应用早已与电子音乐交融碰撞出另类的火花!


从Amper Music、Flow Machines、Jukedeck、JukeBox、谷歌最近官宣的MusicLM……各类音乐AI工具层出不穷……但其实,利用现代AI发展来创新电子乐与早期电子音乐艺术先驱们运动电子技术的做法大同小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台电子音乐设备Telharmoniuma问世带来了独特的电子音色;往后五花八门的电子乐器与合成器的诞生更是拓展出了花样的音色魅力;



195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Alan Turing使用大型计算机设备录制了世界上第一首机器人音乐;



80年代,作曲家David Cope发明作曲程序EMI;1981年,Kraftwerk乐队Computer World巡演直接搬上机器人代替他们演出;



90年代,传奇先锋音乐人David Bowie与好友公司共同研发歌词生成应用程序Verbasizer;1998年,Auto-Tune首次被应用并逐渐盛行起来;



2018年,音乐人Taryn指导并使用音乐AI 工具Amper Music编曲,与AI合作并发行专辑《I AM AI》;



2019年,美国实验电子音乐人Holly herndon指导AI机器人Spawn与众多声乐家们一起即兴演出;



2023年2月,法国电子音乐制作人David Guetta在演出现场播放利用AI技术模拟Eminem人声制作的Bootleg引发热议;


近日,谷歌宣布仍在研发改进的音乐AI服务MusicLM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指令直接生成完整的、符合场景且具有故事性的高保真音乐……




电子音乐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只是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的音乐服务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提升容易给人一种始料未及的突破,进而引起惊叹、焦虑甚至恐慌。



未来已来


那么,AI和电子音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传统音乐模式创新,从音乐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推广各领域替代音乐从业人员处理一些平庸、繁琐、重复度高、创造力相较低下的工作,以提高音乐人的工作效率从事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作!


另外,人工智能本质还只是一种被研发被训练的技术手段,并不具备人类特有的独立意识包括情感、判断力和创造力;除了数据库暂时无法及时更新导致的信息滞后,它还离不开人类的干预,不具备独立创作、规避风险等能力。


但人工智能的出现或将逐渐替换缺乏特色、不具竞争优势的音乐生产力,促使音乐人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融合始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身处其中的你我不如顺势而为,拥抱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打不过就加入”利用新技术提升自己,走向下一个音乐黄金时代吧!



AI和电子音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