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质孔-定向透药治疗仪

是一种以超声波为主要动力,结合电致孔、离子导入技术,实现药物无针注射靶位透药的第三代给药技术的设备。设备主机特定的超声物理能量进行生物致孔、压力驱动,将药物透过皮肤和生物膜直达人体局部病灶部位,形成高浓度药物聚集,达到无针注射透皮给药的效果,此技术无需经过肝肾代谢,无全身毒副作用,属于绿色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工作原理
超声导入:超声导入是指利用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的一种物理促渗方法。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够使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药物透入体内。
电致孔:电致孔是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的可逆性水性生物孔道。这些通道的形成为药物的导入提供了途径,使药物能直接穿过角质层被毛细血管吸收。
中频:采用不同波形、频率、波幅及占空比等多参数的复合波型,并经过调制的交变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皮肤,使皮肤角质层的结构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的极化现象及对药物吸收的时滞现象,更加提高了药物的透皮速率。

优势特点
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作用于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改变角质层结构,增加角质细胞间隙,形成水通路。空化内爆时产生的能量,可扩大因电致孔形成的生物通道,加速药物分子更快到达病变组织。
机械效应:机械效应会使细胞壁间隙增大,促进药物渗透。超声波震动和产生的声压对细胞和组织的细微摩擦,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

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超声波作用后,细胞膜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速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消炎以及修复细胞和份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胶原合成及成熟。促进或抑制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过程。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适用科室:
康复科: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落枕、软组织扭挫伤、肌肉酸疼、消肿止痛。
消化科:急慢性胃炎、结肠炎、肠粘连、阑尾炎、直肠炎、腹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
儿 科:小儿咽痛、肺炎引起的咳嗽、小儿腹泻、小儿便秘、消化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