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43 社会革命

2023-02-20 12:1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3、社会革命


  指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在阶级社会里,就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去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它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和最高表现。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只有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才能变革社会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教员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2]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革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以奴隶制代替原始公社制的革命;第二种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如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第三种是“以最后消灭任何剥削制度和任何阶级为目标的革命[3],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还要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个更高阶段,这种转变,也是飞跃,也是社会革命,只是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根本变革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把社会推向前进。变革经济制度的斗争必然要发展为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马克思指出:“每一次革命都破坏旧社会,所以它是社会的。每一次革命都推翻旧政权,所以它具有政治性。”[4]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主体,不推翻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就不可能完成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因此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5]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社会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如果是反革命阶级从革命阶级手里夺取政权,那就是反革命政变和复辟行为。

  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必由之路。被压迫阶级要夺取政权,完成革命任务,必须用革命暴力去消灭反革命暴力。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6]历史上每次伟大的革命无不经过你死我活的国内战争。现代修正主义者否认这个真理,鼓吹什么“和平过渡”,就是背叛革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7]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革命是沿着曲折道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以往的革命,无论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围绕着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都经历了几十年或几百年反复、曲折的斗争。以最后消灭任何剥削制度和任何阶级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革命,较之以往的任何革命,必然要经历更加曲折、更加激烈的斗争。革命能否胜利,关键在于路线。无产阶级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反对修正主义路线才能实现。否则,即使有了革命形势,也不能夺得政权,即使夺得了政权,也还会重新丧失。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总是要革命的,任何反复和曲折都不能阻挡革命的前进。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474页。

[2] 《矛盾论》。

[3]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88页。

[5] 《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18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819页。

[7]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061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43 社会革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