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闪电Hot|落实“双减”政策,重拳整治校外培训!看各地如何“放大招”

2021-08-18 16:16 作者:闪电新闻  | 我要投稿

8月18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正式发布。措施中明确表示: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等。

重拳治理校外培训,全国9地试点

7月24日,新华社刊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施以重拳。“双减”意见称,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意见明确要求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为全国试点。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乎人民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校外培训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还因为其资本的逐利本性,扭曲教育理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重拳整治校外培训,势在必行!

各地出重拳

整治校外培训,落实“双减”政策

山东

山东将专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无照的依法依规坚决予以取缔

7月28日下午,山东省教育厅等三部门最新下发的《关于开展“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对无证无照的,立即责令停止培训活动,依法依规坚决予以取缔。对有照无证的,立即责令停止办学,在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拒不整改的列入“黑名单”并取缔。该专项整治的时间为一个月,从2021年7月30日至8月30日。

整治范围主要针对未取得相关证照,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实施与学校文化教育课程相关或者升学考试相关的补习辅导、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多地停止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规定以来,各地一直出台相关措施为学生和家长减负,近日,山东济南、菏泽、泰安等多地停止部分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

山东公布16地市校外培训机构举报联系方式

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广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16市校外培训机构举报联系方式。扫描以下二维码就可查看相关的举报联系方式。

河南

郑州: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一律暂停

8月1日,郑州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根据近期汛情、疫情新情况,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郑州全市暂停暑期相关活动。

通知要求,暑期托管服务一律暂停,要做好家长和学生引导工作,做好参与志愿服务教师的调适工作。各学校一律不得安排学生返校。已经安排返校的,立即停止校内活动,确保平安离校。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须进校人员”疫情排查和防控提醒,最大限度严防疫情进入校园。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一律暂停,加强排查、巡查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通报一起,最大限度查处违规培训行为。

通知要求,各开发区、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切实做好汛情防范和疫情防控,加强监管和督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以上措施依据汛情、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

广东

8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坚决做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

省教育厅指出,要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全省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对于开展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参照相关要求进行审批,发放办学许可证,确保证照齐全。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以教育文化、教育咨询、教育科技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省教育厅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面向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已经销售的,根据国家“双减”文件并征求家长意愿,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成都

7月26日,成都高新区瞄准校外培训机构,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查工作,对培训服务进行全面督查、全面规范。整个专项督查行动将全面覆盖辖区内200余家白名单培训机构,并持续到8月底。

督查首日,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和相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多家培训学校,检查台账明晰、清查辅导材料、查问学生老师……首批接受督查的校外培训机构,对于“双减”政策的新要求、新规定以及成都高新区的率先行动,给予了积极响应和配合。

此次督查主要围绕办学资格、教师资格、教学内容、培训时间、收费、资金、校区安全及虚假广告八个方面,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并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双随机检查和暑期专项治理行动,依法开展查处违规办学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持续引导培训机构转型,重心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向高中学生培训及素质教育类培训。同时,我们持续向家长学生正面宣传‘双减’政策精神,让‘双减’更加深入人心。”教文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沈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国家和省“双减”工作要求,近日,沈阳市教育、市场监管、公安、民政、人社、应急等多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各区、县(市)集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式排查,全面从严治理,严肃查处。

治理重点主要包括:未取得办学许可证,擅自开展培训业务的机构;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或将办学场地租借给在职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学科类培训时间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晚于20∶30;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科类培训;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等。

浙江

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浙江省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教育、市监、公安、民政、人力社保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培训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据介绍,浙江省实施校外线上培训备案审查,累计发布通过审核的机构平台26个、线上课程850门、授课教师3630人;开展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排查3000余所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研究出台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学科的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对加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与年检结果挂钩。

2021年6月,浙江4个市县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为入选单位最多的省份。其中,金华全市全部小学开展托管服务,从校外辅导机构“回流”学生11万余人,占参与托管服务学生的34.8%。

同时,将加强手机、作业、睡眠、体质、读物等“五项管理”督导作为今年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和责任督学首要任务部署实施。落实以“三减三增”为重点的减负行动,即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

山西

目前,山西省已有60个县(市、区)围绕提供校内周末服务、整治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创新培训收费模式等内容开展“双减”试点工作,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

在校内课后服务方面,强化作业管理。目前,11个设区市已全部启动实施课后服务工作,采取财政补贴与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办法予以保障。全省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3190所,参与学生147.46万人,参与教师11.06万人。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山西出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项举措》,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等工作明确具体要求,今年5月14日发布以来,在全省各地、各学校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反响。

在校外培训监管方面,重拳专项治理,严控校外培训。在省教育厅网站向全社会公布全省各地校外培训机构违规问题举报电话和邮箱,多次向有关市教育局下发督办函或移交问题线索。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聚焦12项重点内容,针对资质、场地、师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收费、公示等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

今年以来,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5141个,下发停办通知书1092份,下发整改通知书727份,对非法培训办班形成了有效震慑。注重用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累计发布白名单机构4036家,将29家机构列入整改名单,2家机构列入黑名单。目前,省教育厅正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违规机构关停、违规培训广告清理等方面工作。

天津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天津市“双减”工作专班的部署安排,7月23日,市教育两委印发《2021年暑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从7月26日至8月31日,全市将通过区级普查和市级抽查的方式,聚焦合同签订、收费退费、教师队伍、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

方案指出,区级普查要确保全覆盖,市级抽查由天津市“双减”工作专班组织有关成员单位进行,每区至少抽查10家校外培训机构

闪电新闻记者杜小康综合整理自新华社、闪电新闻、北京日报、人民教育等


闪电Hot|落实“双减”政策,重拳整治校外培训!看各地如何“放大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