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 GPT被引入民航客机驾驶舱

这几天Chat GPT和波音公司合作的消息一直是飞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事情是这样的:波音公司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者Open Al达成了一项重磅合作,将Chat GPT引入民航客机驾驶舱,以提高飞行安全性。
据悉,该合作计划将Chat GPT智能语言模型与波音公司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融合,以实现全新的飞行控制系统。未来,飞行员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整个起降和飞行过程并支持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各种操作及决策,从而极大提高飞行安全性和效率。这款名为“智能驾驶舱辅助系统(ICAS)”的系统将不仅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还能够推断飞行员的意图和情绪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个性化建议。ICAS系统将与波音原先的机动特性增强系统(就是害惨波音-737Max-8的MCAS)相辅相成,将为飞行员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支持(例如,当飞行员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ICAS会建议他们放松心情,或者提供有趣的谈资来分散注意力)。
但是同样的,Chat GPT的引入也造成了许多人的担忧,下面就是我(飞机哥)的愚见,笑纳。拿波音737Max-8为例,MCAS自动防失速系统的引入本来是为了帮助飞行员因误操作将飞机机头过大幅度抬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系统的误判断会将机头强制压低,并且幅度很大,导致短时间内飞行员无法将机头迅速抬平酿成事故(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说白了就是人力与系统力的较量,对于这个融入了Chat GPT智能语言模型的自动驾驶系统,我会提问: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在特殊情况(飞行员频繁介入操纵阶段)人力和系统力如何平衡?一年之前我在墙上猜测过关于东航MU5735的事故原因,其中涉及的概念就是人机耦合振荡。补充概念:人机耦合将操纵者和机器视为一个闭环的反馈系统,当机器做出动作后,人根据感觉到的机器状态操纵机器,这时,人的作用可以看成是反馈环节中的一个输入输出系统,输入为人体验到的机器工作状态,输出为根据人的操作目的进行的调整。 作为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必然有增益和延时以及输出频率这样的参数,当反馈系统输出信号恰好等于或接近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时,会导致整个系统自激。这个时候就是所说的人机耦合了,这就和高二物理选修3-4讲的共振有点相像,总结:当飞机平稳飞行时,闭环负反馈稳定,当人介入该系统时,与系统产生冲突产生正反馈振荡,这时候出现三中情况❶人效力<系统力→减幅振荡→趋于稳定阻尼振荡:是可控负反馈操作;❷人效力>系统力→增幅振荡→若星火燎原般失控→系统崩溃解体;❸人效力=系统力,为临界值,必须处理好平稳交接控制权!1989年是萨博JAS 39鹰狮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就是因为人机耦合振荡坠毁(飞控系统没有处理好平稳交接控制权),就像共振成形时,介入迭加冲击,可形成海啸冲击般效果失控崩解。这就让人产生担忧:融入了Chat GPT智能语言模型的自动驾驶系统虽然支持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各种操作及决策,但在特殊/复杂情况下该系统能否处理好平稳交接控制权。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波音肯定是考虑过的(毕竟波音收购了麦道公司,2000年以来MD系列的飞机出过5起因为人机耦合振荡造成的严重飞行事故),对于这个新飞控系统他们肯定会进行大量的试飞来验证的,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