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第七节
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房地,为(wéi)日后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许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善耕种之事,勉强(qiǎng)支持了一二年,越发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只管说些体面话敷衍,而人前人后反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士隐方知投错了人,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地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拄了拐杖强挪(nuó)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bǒ)足道人,疯癫浪荡,麻履(lǚ)敝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hù)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hú)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垄(lǒng)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强横残暴的人,恶霸。不是强盗。)。
择膏粱(肥美的食物,借指富贵人家子弟),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jiā)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yī,shang)!
那疯跛(bǒ)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dā,lian)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寻访,哪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环服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这日,那甄家大丫环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环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丫环倒发了个怔(zhèng),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得门山响,许多人乱嚷道:“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