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樾筑地产】“3·15”特辑:贵阳购房“五大坑”
本文作者【樾筑】“老杨”,授权王黄璜独家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侵权必究!文中的“我”均为“老杨,以下为正文:
一年一度的“3·15”终又来到,每到这个时节,我们的维权之魂就会瞬间觉醒,严词声讨那些让我们踩过坑的行径。
而后,我们又会回归往常生活,继续着不曾间断的踩坑人生。
话虽如此,但既然时间到来到这个节点了,气氛也烘托到这个程度了,不高声疾呼几句总归有点对不起这个特殊的日子。
于是,我想借自身见闻抛砖引玉,请大家一起聊聊买房过程中遇到过的那些坑。
No.5 折扣没拿完
这个坑其实不太多见,大部分情况下,购房者和销售多谈几次,是能够让销售把手上能给到的点位给放完的。
但也有少数情况,购房者会在折扣点位上被销售拿捏。其中我见过最恶劣的,是观山湖某项目以折扣牟利。
具体操作方式是,销售捏死手上剩下的1到2个点位不放,然后暗示或使用其他方式,让购房者通过其他渠道去“买”到这剩下的折扣。
虽然购房者看似在总房价上“赚”到了优惠,但实际上那些点位本身就是可以直接放的。
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规避这个坑呢?其实也有一个大致可行的方式:
在筑房网上查询目标房源的登记备案售价,然后按照该备案价格下调5个点,便可大致得到房源的最低价。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个弊端,那就是房源定价并不会完全以筑房网的登记备案价为准,市场好时,房企拉高价格的情况也很常见。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购房者要提高警惕,涉及到利益交换时千万不要被所谓的“优惠”冲昏了头脑。
No.4 被逼定(被安排房源)
与其说这是坑,不如说这是一种销售的常规手段。利用信息差来达成交易目标,对销售而言本身无可指摘。
不过也有一些非常规手段,值得购房者们注意。
比如两个销售如果当着购房者的面沟通房源,很可能就是在打逼定的配合:
通过让购房者产生焦虑,从而选择非第一目标房源或非意向内价格。
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通过查询筑房网的信息来进行化解,可以看看目标房源是否已被锁定。
当然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迟滞性,因此购房者也需要拥有相当的定力,才能避免踩坑。
No.3 虚假宣传
这大概是购房者们最容易碰到的坑了。
虽说当前的房企在宣传口比较谨慎,出街的素材也有很多免责声明,但部分销售在推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跑火车”的情况。
比较近的例子,是观山湖某些项目出现过的“教育资源”风波。
另外,某些规划难以落地,也会造就类似“虚假宣传”的情况。
对于这种坑,购房者能做的准备其实不少,比如向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咨询,比如不轻信任何尚未落地的规划。
总之,如果切实遵循“眼见为实”的购房准则,那么大概率还是可以避免很多坑的。
No.2 货不对板(品质堪忧)
有一说一,当前贵阳楼市里,存在这种大坑的项目其实不多,且大多数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整改去解决的。
要知道,在一个庞大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真正发挥效能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人。只要是人,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很正常。
不过,一旦真正遇到这种大坑,购房者们应该还是非常头疼的。
在我从业这几年里,亲历过又记忆深刻的事件大概有这么两个。
一个是清镇某项目,某楼栋交房时,合同里明确写有的地下车库没了。
另外一个是观山湖某项目,交付时被业主发现楼栋墙体严重开裂、地基沉降。
No.1 项目出险
这大概是近两年来贵阳楼市里购房者能踩到的最大的坑了。
其实我挺不太愿意把这个坑加入到本文之中的,但无奈这个坑确实影响了一大波购房者。
类似的情况这里我就不再多写了,只是希望踩中这个大坑的购房者们能够再忍耐一下。
国家层面下达的保交楼工作计划仍在有序推进之中,最终大家需要面对的,无非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那么以上就是我个人在从业几年中总结下来的几个购房大坑了。大家可以根据我的抛砖引玉,在评论区给出你们踩过的坑。
以上内容,来自老杨。更多内容,请关注【樾筑】和全平台自媒体【西南官话八级王黄璜】。贵州地产、旅游、热点资讯,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