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交变电流(选修二第三章,总结笔记)

2023-07-02 10:49 作者:syr56  | 我要投稿

1.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直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

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作直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作恒定电流。

实际应用中,交变电流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图1

(2)交变电流的产生

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转轴与磁场方向垂直,用右手定则判断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3)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位置。如下图中的甲、丙。

图2

①当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时,线圈中的磁通量%5CPhi最大,%5Cfrac%7B%5CDelta%20%5CPhi%7D%7B%5CDelta%20t%7D为0,e为0,线圈中的电流i为0。

②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e%3DE_%7Bm%7D%5Csin%20%5Comega%20tE_%7Bm%7D叫作电动势的峰值,E_%7Bm%7D%3DN%5Comega%20BS

③正弦式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作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

④正弦式交变电流和电压:电流表达式i%3DI_%7Bm%7D%5Csin%20%5Comega%20t,电压表达式u%3DU_%7Bm%7D%5Csin%20%5Comega%20t。其中I_%7Bm%7D%3D%5Cfrac%7BN%5Comega%20BS%7D%7BR%2Br%7D%E3%80%81U_%7Bm%7D%3D%5Cfrac%7BN%5Comega%20BSR%7D%7BR%2Br%7D分别是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也叫峰值,与线圈的形状无关,与转轴的位置无关。

⑤垂直中性面位置,如图2中的乙、丁。此时磁通量%5CPhi为0,%5Cfrac%7B%5CDelta%20%5CPhi%7D%7B%5CDelta%20t%7D最大,e最大,i最小。

【确定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方法】

①确定线圈转动到哪个位置开始计时,以确定瞬时值表达式是按正弦规律变化还是按余弦规律变化。

②确定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③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_m%EF%BC%9DN%CF%89BS

④写出瞬时值表达式e%EF%BC%9DE_m%5Csin%20%CF%89te%EF%BC%9DE_m%5Ccos%20%CF%89t

(4)交流发电机

主要结构:电枢和磁体。

分类:①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电枢转动,磁极不动;②旋转磁极式发电机:磁极转动,电枢不动。


2.交变电流的描述

(1)周期和频率

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在交变电流的图像中,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对应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

频率(f):周期的倒数叫作频率,数值等于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3D%5Cfrac%7B1%7D%7Bf%7D

角速度与周期、频率的关系:%5Comega%3D%5Cfrac%7B2%5Cpi%7D%7BT%7D%3D2%5Cpi%20f

(2)峰值和有效值

峰值: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能达到的最大数值叫峰值。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要高于交流电压的峰值,否则电容器就可能被击穿。若将交流电接入纯电阻电路中,则电路中的电流及外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分别为I_m%3D%5Cfrac%7BE_m%7D%7BR%2Br%7D%2CU_m%3DI_mR

有效值:确定交变电流有效值的依据是电流的热效应,让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大小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则此恒定电流的数值叫作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在正弦式交变电流中,最大值(峰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E%3D%5Cfrac%7BE_m%7D%7B%5Csqrt%7B2%7D%7D%3D0.707E_m%2C%5Cquad%20U%3D%5Cfrac%7BU_%7Bm%7D%7D%7B%5Csqrt%7B2%7D%7D%2C%20%5Cquad%20I%3D%5Cfrac%7BI_m%7D%7B%5Csqrt%7B2%7D%7D%3D0.707I_m

当电流是非正弦式交变电流时,必须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先计算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Q,再将热量Q用相应的物理量的有效值表示,即Q%3DI%5E2RT%E6%88%96Q%3D%5Cfrac%7BU%5E2%7D%7BR%7DT,最后代入数据求解有效值。

(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和图像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和图像可以详细描述交变电流的情况。若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若已知电压、电流最大值分别是U_mI_m,周期为T,则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压、电流表达式分别为u%3DU_m%5Csin%20%5Cfrac%7B2%5Cpi%7D%7BT%7D%2Ci%3DI_m%5Csin%5Cfrac%7B2%5Cpi%7D%7BT%7Dt


3.变压器

(1)变压器的原理

构造: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叫作原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叫作副线圈。构造示意图与电路中的符号分别如下图甲、乙所示。

图3

原理: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断变化,铁芯中激发的磁场也不断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作理想变压器,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即%5Cfrac%7BU_1%7D%7BU_2%7D%3D%5Cfrac%7Bn_1%7D%7Bn_2%7D

当有多个副线圈时,%5Cfrac%7BU_1%7D%7Bn_1%7D%3D%5Cfrac%7BU_2%7D%7Bn_2%7D%3D%5Cfrac%7BU_3%7D%7Bn_3%7D%3D...

两类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低的变压器叫作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高的变压器叫作升压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如果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副线圈只取线圈的一部分,就可以降低电压,反之则可以升高电压,如下如所示。

图4

(3)变压器中的能量转化

原线圈中电场的能量转变成磁场的能量,变化的磁场几乎全部穿过了副线圈,在副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磁场的能量转化成了电场的能量。

功率关系:从能量守恒看,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_%7B%E5%85%A5%7D%3DP_%7B%E5%87%BA%7D

电流关系:①只有一个副线圈时,U_1I_1%3DU_2I_2%E6%88%96%5Cfrac%7BI_1%7D%7BI_2%7D%3D%5Cfrac%7Bn_2%7D%7Bn_2%7D

②当有多个副线圈时,I_1U_1%3DI_2U_2%2BI_3U_3%2B...%E6%88%96n_1I_1%3Dn_2I_2%2Bn_3I_3%2B...

(4)理想变压器的制约关系和动态分析

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5Cfrac%7Bn_1%7D%7Bn_2%7D一定时,输入电压U_1决定输出电压U_2,即U_2%3D%5Cfrac%7Bn_2%7D%7Bn_1%7DU_1

功率制约:P_%E5%87%BA决定P_%E5%85%A5P_%E5%87%BA增大,P_%E5%85%A5增大;P_%E5%87%BA减小,P_%E5%85%A5减小;P_%E5%87%BA为0,P_%E5%85%A5为0。

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5Cfrac%7Bn_1%7D%7Bn_2%7D一定,且输入电压U_1确定时,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_2决定原线圈中的电流I_1,即I_1%3D%5Cfrac%7Bn_2%7D%7Bn_1%7DI_2(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①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R%E2%86%92I_2%E2%86%92P_%E5%87%BA%E2%86%92P_%E5%85%A5%E2%86%92I_1

②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n_1%E3%80%81n_2%E2%86%92U_2%E2%86%92I_2%E2%86%92P_%E5%87%BA%E2%86%92P_%E5%85%A5%E2%86%92I_1

(5)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思路】

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两端有输出电压。线圈匝数不同时输出电压不同,实验通过改变原、副线圈匝数,探究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物理量的测量】

①保持原线圈的匝数n_1和电压U_1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n_2,研究n_2对副线圈电压U_2的影响。

U_1%3D5V%2C%5Cquad%20n_1%3D400,实验表格如下

表1

选择n_1%EF%BC%9D400,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将选择开关调至使原线圈两端电压为5 V。

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_2%EF%BC%9D200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_2

n_2%E3%80%81U_2%E3%80%81n_1%E3%80%81U_1记录在表格一中。

保持n_1%EF%BC%9D400%E5%8C%9D%EF%BC%8CU_1%EF%BC%9D5V变。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_2%EF%BC%9D800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一中。

保持n_1%EF%BC%9D400%E5%8C%9D%EF%BC%8CU_1%EF%BC%9D5V不变。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_2%EF%BC%9D1400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②保持副线圈的匝数n_2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_1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n_1对副线圈电压U_2的影响。

U_1%3D5V%2C%5Cquad%20n_2%3D400,实验表格如下

表2

将①中的原线圈作为副线圈,副线圈作为原线圈.

选择n_2%EF%BC%9D400,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将选择开关拨至5 V挡。

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n_2%EF%BC%9D400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_2

n_2%E3%80%81U_2%E3%80%81n_1%E3%80%81U_1记录在表格中。

保持n_2%EF%BC%9D400%E5%8C%9D%EF%BC%8CU_1%EF%BC%9D5V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先后与原线圈n_1%EF%BC%9D800n_1%EF%BC%9D1400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数据分析与结论】

分析两个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得以下结论:

①当原线圈电压、原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成正比。当原线圈电压、副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电压与原线圈匝数成反比。

②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5Cfrac%7BU_1%7D%7BU_2%7D等于匝数之比%5Cfrac%7Bn_1%7D%7Bn_2%7D

【注意事项】

①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 V,即使这样,通电时也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②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4.电能的输送

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可靠,指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故障少;保质:保证电能的质量——电压和频率稳定;经济: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少。

(1)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输电线的功率损失,如下图,I为输电电流,r为输电线电阻。%5CDelta%20U%3DU-U'%3DIr%3D%5Cfrac%7BP%7D%7BU%7Dr

图5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5CDelta%20P%EF%BC%9DI%5E2r%3D%5CDelta%20U%5Ccdot%20I%3D%5Cfrac%7B(%5CDelta%20U)%5E2%7D%7Br%7D%EF%BC%8C%5CDelta%20U为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①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根据r%3D%5Crho%5Cfrac%7BL%7D%7BS%7D,为了减小电阻,应当选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还要尽可能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但过粗的导线会多耗费金属材料,增加成本,同时给输电线的架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为了减小输电电流,根据I%3D%5Cfrac%7BP%7D%7BU%7D,在输送功率P一定,输电线电阻r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倍,输送电流可减为原来的%5Cfrac%7B1%7D%7Bn%5E2%7D,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将降为原来的.同时又要保证向用户提供一定的电功率,就要提高输电电压。

(2)电网供电

①远距离输电的基本原理: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进行远距离输电,在用电区域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到所需的电压.

②电网:通过网状的输电线、变电站,将许多电厂和广大用户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输电网络.

③电网输电的优点

降低一次能源的运输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减小断电的风险,调剂不同地区电力供需的平衡;

合理调度电力,使电力的供应更加可靠,质量更高。

(3)解决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的基本方法

①首先应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图(如下图),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写在电路图的相应位置。

图6

②理清三个回路:

回路1:P_1%EF%BC%9DU_1I_1

回路2:U_2%EF%BC%9D%5CDelta%20U%EF%BC%8BU_3%EF%BC%8CP_2%EF%BC%9D%5CDelta%20P%EF%BC%8BP_3%EF%BC%9DI_2%5E2R_%E7%BA%BF%EF%BC%8BP_3%EF%BC%8CI_2%EF%BC%9DI_3

回路3:P_4%EF%BC%9DU_4I_4

③常用关系

功率关系:P_1%EF%BC%9DP_2%EF%BC%8CP_2%EF%BC%9D%CE%94P%EF%BC%8BP_3%EF%BC%8CP_3%EF%BC%9DP_4

电压关系:%5Cfrac%7BU_1%7D%7BU_2%7D%3D%5Cfrac%7Bn_1%7D%7Bn_2%7D%EF%BC%8CU_2%3D%5CDelta%20U%2BU_3%2C%5Cfrac%7BU_3%7D%7BU_4%7D%3D%5Cfrac%7Bn_3%7D%7Bn_4%7D

电流关系:%5Cfrac%7BI_1%7D%7BI_2%7D%3D%5Cfrac%7Bn_2%7D%7Bn_1%7D%2CI_2%3DI_%E7%BA%BF%3DI_3%2C%5Cfrac%7BI_3%7D%7BI_4%7D%3D%5Cfrac%7Bn_4%7D%7Bn_3%7D

输电电流:I_%E7%BA%BF%3D%5Cfrac%7BP_2%7D%7BU_2%7D%3D%5Cfrac%7BP_3%7D%7BU_3%7D%3D%5Cfrac%7B%5CDelta%20U%7D%7BR_%E7%BA%BF%7D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CE%94_P%EF%BC%9DP_2%EF%BC%8DP_3%EF%BC%9DI_%E7%BA%BF%5E2R_%E7%BA%BF%EF%BC%9D%5Cfrac%7B(%5CDelta%20U)%5E2%7D%7BR_%7B%E7%BA%BF%7D%7D%EF%BC%9D%5CDelta%20U%C2%B7I_%E7%BA%BF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5CDelta%20U%EF%BC%9DI_%E7%BA%BFR_%E7%BA%BF%EF%BC%9DU_2%EF%BC%8DU_3


本章思维导图

图7




交变电流(选修二第三章,总结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