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流(选修二第三章,总结笔记)
(1)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直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
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作直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作恒定电流。
实际应用中,交变电流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2)交变电流的产生
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转轴与磁场方向垂直,用右手定则判断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3)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最大,为0,e为0,线圈中的电流
为0。
②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叫作电动势的峰值,
。
③正弦式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作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
④正弦式交变电流和电压:电流表达式,电压表达式
。其中
分别是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也叫峰值,与线圈的形状无关,与转轴的位置无关。
⑤垂直中性面位置,如图2中的乙、丁。此时磁通量为0,
最大,
最大,
最小。
【确定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方法】
①确定线圈转动到哪个位置开始计时,以确定瞬时值表达式是按正弦规律变化还是按余弦规律变化。
②确定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③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峰值。
④写出瞬时值表达式或
。
(4)交流发电机
主要结构:电枢和磁体。
分类:①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电枢转动,磁极不动;②旋转磁极式发电机:磁极转动,电枢不动。
2.交变电流的描述
(1)周期和频率
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在交变电流的图像中,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对应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
频率(f):周期的倒数叫作频率,数值等于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角速度与周期、频率的关系:。
(2)峰值和有效值
峰值:交变电流的电压、电流能达到的最大数值叫峰值。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要高于交流电压的峰值,否则电容器就可能被击穿。若将交流电接入纯电阻电路中,则电路中的电流及外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分别为。
有效值:确定交变电流有效值的依据是电流的热效应,让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大小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则此恒定电流的数值叫作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在正弦式交变电流中,最大值(峰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
当电流是非正弦式交变电流时,必须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先计算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Q,再将热量Q用相应的物理量的有效值表示,即,最后代入数据求解有效值。
(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和图像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公式和图像可以详细描述交变电流的情况。若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若已知电压、电流最大值分别是、
,周期为T,则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压、电流表达式分别为
。
3.变压器
(1)变压器的原理
构造: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叫作原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叫作副线圈。构造示意图与电路中的符号分别如下图甲、乙所示。

(2)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作理想变压器,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当有多个副线圈时,
两类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低的变压器叫作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比原线圈的电压高的变压器叫作升压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如果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副线圈只取线圈的一部分,就可以降低电压,反之则可以升高电压,如下如所示。

原线圈中电场的能量转变成磁场的能量,变化的磁场几乎全部穿过了副线圈,在副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磁场的能量转化成了电场的能量。
功率关系:从能量守恒看,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
电流关系:①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②当有多个副线圈时,
(4)理想变压器的制约关系和动态分析
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入电压
决定输出电压
,即
。
功率制约:决定
,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为0,
为0。
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且输入电压
确定时,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
决定原线圈中的电流
,即
(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①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②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
(5)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思路】
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两端有输出电压。线圈匝数不同时输出电压不同,实验通过改变原、副线圈匝数,探究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物理量的测量】
①保持原线圈的匝数和电压
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
,研究
对副线圈电压
的影响。
取匝,实验表格如下

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将选择开关调至使原线圈两端电压为5 V。
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
将记录在表格一中。
保持变。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
匝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一中。
保持不变。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
匝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②保持副线圈的匝数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
对副线圈电压
的影响。
取匝,实验表格如下

选择匝,用导线将变压器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接线柱上。
将选择开关拨至5 V挡。
将多用电表与副线圈匝的接线柱相连接,读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
将记录在表格中。
保持不变,将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先后与原线圈
匝和
匝的接线柱相连接,重复上述实验,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数据分析与结论】
分析两个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得以下结论:
①当原线圈电压、原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成正比。当原线圈电压、副线圈匝数不变时,副线圈电压与原线圈匝数成反比。
②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
【注意事项】
①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所用电压不要超过12 V,即使这样,通电时也不要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
②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大致确定电压后再选择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4.电能的输送
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可靠,指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故障少;保质:保证电能的质量——电压和频率稳定;经济: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少。
(1)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输电线的功率损失,如下图,为输电电流,r为输电线电阻。
。

为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①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根据,为了减小电阻,应当选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还要尽可能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但过粗的导线会多耗费金属材料,增加成本,同时给输电线的架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②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为了减小输电电流,根据,在输送功率P一定,输电线电阻r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倍,输送电流可减为原来的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将降为原来的.同时又要保证向用户提供一定的电功率,就要提高输电电压。
(2)电网供电
①远距离输电的基本原理: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进行远距离输电,在用电区域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到所需的电压.
②电网:通过网状的输电线、变电站,将许多电厂和广大用户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输电网络.
③电网输电的优点
降低一次能源的运输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减小断电的风险,调剂不同地区电力供需的平衡;
合理调度电力,使电力的供应更加可靠,质量更高。
(3)解决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的基本方法
①首先应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图(如下图),并将已知量和待求量写在电路图的相应位置。

回路1:。
回路2:。
回路3:。
③常用关系
功率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输电电流:。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本章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