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集训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2024年考研备考方法指导
一、专业介绍
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2004、2009、2012、2017年教育部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名第一或A+;2018年在教育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法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是全国首批获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全部二级学科,设有全国首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2014、2018年三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全国法学唯一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2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培养出以首席大法官肖扬、首席大检察官张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国杰出法治建设者。现有在校注册学生25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二、招生目录
专业:030107经济法学(01普通方向)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0德语,241法语
623理论法学
806应用法学
学制:2年
备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理论法学》科目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应用法学》科目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公法、知识产权法,七门任选三门。
三、参考书目
623理论法学
《法理学》第四版(主) 朱景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法理学
《法理学》第五版孙国华、朱景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中国法律史》第六 版曾宪义、赵晓耕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宪法》第四版(主) 韩大元、胡锦光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宪法》第七版 许祟德胡锦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806应用法学
《民法》第九版(主) 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民法学》第六版 王利明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七版 王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第六版 刘文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刑法学》第六版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刑法》第七版 王作富、黄京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第八版江伟、肖建国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 8年版
《刑事诉讼法》第八版 程荣斌、王新清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周珂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三版
《环境法》(第六版) 周珂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国际法》第六版 程晓霞、余民才主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国际私法》第六版章 尚锦、杜焕芳主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国际经济法》第五版 郭寿康、赵秀文主编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四、近几年考研情况
2023年:60、60、90、90、360
2022年:60、60、90、90、365
2021年:60、65、90、90、370
2020年:60、60、90、90、365
备注:
2023年:统考拟招生7人,一志愿进复试10人。(最高分397,最低分360)
2022年:统考拟招生7人,一志愿进复试11人。(最高分393,最低分367)
2023复试细则
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一)笔试
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共3小时。其中:
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主要考查学生对所报考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外语笔试(不含听力),满分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二)面试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单人面试形式,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专业课面试考查对报考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面试考查考生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面试题目并回答问题。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
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面试,常规面试组(6人)总时长约20分钟左右。面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外语复试语种与考生初试语种保持一致。
拟录取办法
(一)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及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及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及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二)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按专业排列录取顺序。各专项计划考生单列。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x初试成绩权重x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x复试成绩权重x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五、备考指导
真题很重要,所有的复习方向都要以真题为主。分享23的真题和备考方法。
623-理论法学
法理学
一、材料分析
材料为十九大报告中一段依法治国的讲话。问题如下:
⒈怎样理解“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⒉怎样理解科学立法?
二、论述题
法律规定闯红灯是违法行为,但实践中许多人闯红灯却没有受到处罚,这条法律规范是否失去效力了?
法制史
一、材料分析
材料为宋代刑法志的内容。问题如下:
⒈什么是审刑院?什么是提点刑狱司?
⒉根据材料说明宋代大理寺和审刑院的关系?御史台的作用?
⒊根据材料说明宋代如何在司法实践中体现慎刑思想的。
二、论述题
元代和清代对少数民族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异同?并分析得失。
宪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为十九大报告中一段依法治国的讲话(同法理)。问题如下:
⒈宪法在良法善治中的作用?
⒉我国合宪性审查的构成?
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否可能违反宪法?为什么?
二、论述题
试论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职权。
806-应用法学
刑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某甲在大街上与乙争吵后一时激动掏出水果刀刺伤乙及围观群众八人,造成乙和路人丙丁重伤。
问题:
⒈某甲构成什么罪?
⒉试结合罪刑法定原则评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论述题
甲购买无牌照车并雇用无驾照的乙驾驶货车,某天将骑自行车的丁刮倒卷入车轮下压死。
试述乙构成什么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评析甲构成什么罪?并对该司法解释进行学理分析。
民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民法总则第153条第1款、合同法第52条、合同法解释㈡第14条。
问题:
⒈评析民法总则第153条第1款的规范目的。
⒉民法总则第153条第1款相比合同法第52条、合同法解释㈡第14条发生了什么主要变化?这一变化对裁判实践有什么影响?
⒊违反管理性强制规范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
二、论述题
结合民法总则的规定试述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
知识产权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民法总则第123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
问题:
⒈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上的本质特性。
⒉我国商业秘密有哪些类型的保护?有什么特点?
二、论述题
有人说我国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应该独立成编,有人认为不应该,谈谈你的看法和观点。
诉讼法
一、材料分析
根据民诉法170条;民诉解108条、109条、284条;环侵解第6条。分析我国民诉证明标准。
二、论述题
论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
经济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
携程APP在订酒店和机票时会捆绑销售保险等。
问题:
⒈反垄断法是否禁止携程这种捆绑销售的行为?为什么?
⒉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否禁止?为什么?
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禁止?为什么?
二、论述题
税收法治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环保法31条。
问题:
⒈什么是生态保护补偿?我国在哪些具体领域确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⒉在我国,有法定义务进行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有哪些?
⒊试分析生态保护补偿的形式?
二、论述题
试述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国际法
一、材料分析
材料:人民都拥有自决权,人民有权凭借此权利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
问题:结合实践,谈谈你对这一条款的认识?
二、论述题
比较外交保护和国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