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跟古籍乐子人读《埤雅》(1) 奇怪而没用的知识增加了

2023-03-02 11:23 作者:桃浪之二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好读古籍,不求甚解的古籍控,最近在学校图书馆翻到了一本宋朝的奇怪的训诂类书籍《埤雅》,这书没有翻译,没有专家介绍,封面上只有个叫陆佃的人名以及出版社,我推测这家伙应该不是主编而是本书的作者。

就这般看着你躺在那个角落,有点可怜。

   埤雅?这两个字乍一看不知所云,不能从书名上一窥其内容。但受过教育的我以我的知识水平推测这个“埤”字在这里中有“帮助”之意,所以他的意思十有八九是“辅助理解阅读《尔雅》”多少沾点标题党了这个陆佃,明明是本动植物百科……这样的话《左传》是不是也能叫《埤春秋》?我这篇专栏以后干脆就叫《埤埤雅》好了。


   作为不求甚解的乐子人,我直接给翻译出来加上自己理解,并省略以下内容:

1.我不感兴趣的(大量)

2.单纯科普的(不如动物世界,比这个有意思)

好了,快点端上来罢!


一.龙

1.龙有81片鳞,我不知道这是那个勇士统计的,但作者告诉我那是因为九乘九等于八十一,九代表阳,所以龙是阳的化身。是啊,这样即使不用有人数就说得通了呢。


 2.雄的龙在上风鸣叫,雌龙在下方鸣叫(凭什么男在女之之上?什么国龙),不用直接用龙体交配就能让龙怀子……我意识到身为龙的传人不能在夜间嚎叫了,这是种不负责的行为。


   接着我又想到了多重的可能性,如果只是这样随便的交配方式,那龙们开银啪岂不是很容易🤔,不说多对多的场合,一只雌龙和多只雄龙那孩子是谁的?一个雄龙和多只雌龙那怀孕的是所有龙还是只是一个?同性之间呢?这都是值得考究的问题啊。


3.  有鳞的叫蛟龙,有翅膀的叫应龙,有犄角的叫虬龙。


4.孙绰说:“高祖御龙,光武御虎。”刘邦和刘秀,没解释为啥,虎为阴,我觉得是二人阴阳的属性。


5.曾公亮长有龙的脊背,王安石长有龙的眼睛。真想看看……


6.《庄子》里讲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和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所以,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这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了。话说龙都能杀了是不是已经天下无敌了?🤔


7.小顿大起,宛转崎岖,像龙盘着的地方和像飞舞的仙鹤一样竦峙的地方风水好,适合居住。


8.龙的眼睛很好使,耳朵很很聋。《阴阳自然变化论》说:“骊龙之眸,见百里纤芥。”纤芥指代所有细小的东西。还说:“龙能变水,人能变火。龙不见石,人不见风。鱼不见水,鬼不见地。”没有解释,鱼不见水倒是让我想起了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诗:“就像鱼不知海洋,人之于时间。”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二.鲤

1.鲤也能归于龙一类。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成龙。我想到了凯多的果实,一开始以为叫什么龙果实,后来才知道叫鱼鱼果实。

2.仙人乘龙,也能骑鲤(不会有点小么?),可以飞跃山河湖泊。


3.《神农书》说:“鲤为鱼之主”鱼王。


4.唐朝忌讳吃鲤鱼,为了避我们李家统治者的讳,抓住有买鱼的人直接叉住打六十大板……六十大板打完人估计是寄了。我记得后期不怎么管了,毕竟鲤鱼是很好吃的东西。


三.鲂

1.洛水的鲤鱼,伊水的鲂鱼比牛羊还珍贵。

2.《诗经》云:“鲂鱼赪尾。”就是鱼尾巴变红,“以譬君子,劳于王室。”用来赞美为王室付出心血的君子。这大概是因为《养生经》说过“鱼劳则尾赤,人劳则白发”。美人鱼劳呢?又尾赤又白发吗。

   我又想到了以前背《哀江南赋》时背到“鲂鱼赪尾”是啥意思。现在懂了“既而鲂鱼赪尾,四郊多垒。殿狎江鸥,宫鸣野雉”。他是在用几个动物暗喻(或者叫比兴),妙啊!


四.鲿

1.善于飞跃的鱼,颊骨是黄色的,所以又叫“黄扬”。

五.鳢

1.它与蛇性相通,鱼唇中有舌头(?),旧说它是由公砺蛇化生的。

六.鲔

1.是与众不同的鱼,周人冬季用其他的鱼祭祀,春季用它来祭祀。

2.这种鱼越过龙门也可以化为龙,跟鲤鱼享有同样的隐藏技能。

3.龙门,是鱼很难游过的地方,太行山是牛很难翻过的地方。那么牛过了太行山能变身吗?


七.鲋

1.《吕子》曰:“鱼之美者,洞庭之鲋。”这是种小鱼。


2.说到鲋我想到了讲故事大王《庄子》里的涸辙之鲋。说是庄子家境贫穷,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监河侯答应道:“好的!我马上就要收到封邑的租赋税金,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被这种鸽的行为气得变了脸色,一言不合就开始讲故事,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路中间有呼救声。我环顾四周看到车辙中有条鲋鱼困在那里。我问它说:‘鲋鱼,你在这做什么呀?’它回答说:‘我是东海之波臣,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鲋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你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这是很经典有趣的故事《庄子》是我读的最多的古籍了,有机会讲讲。


八.鲛

1.表皮中有珠子,可以用来装饰刀。

2.南海有鲛人,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变成珍珠。


九.蛟

1.属于龙一类的东西。像蛇而有四肢。

2.凤凰的骨头是黑色的,蛟龙的骨头是青色的。


十.龟

1.与蛇结合的龟称为玄武。

2.讲了一大推用龟壳祭祀占卜的事,相当无聊。想到了白居易有诗提到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很喜欢这首


十一.鼍

1.有十二段肌肉,最后一段在尾部。中部的皮可以作鼓,叫鼍鼓。

2.它在要刮风的时候跳跃,在要下雨的时候鸣叫。

 可以,很敬业。那又刮风又下雨呢?忙得过来吗。

3.《续博物志》说“鼍长一丈,一名土龙。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

以我读古文的经验,鼍说的是鳄鱼,也叫土龙,鼍龙,猪婆龙(多指扬子鳄)

第一次听说是小学读《聊斋》里面有一章叫猪婆龙。

扬子鳄

   说的是这猪婆龙产于西江,形状像龙而短小,能够横飞,经常从江中出来,沿着江岸扑捉鹅鸭吃。有人捕获到猪婆龙,往往把它的肉卖给陈、柯两家。这两家的人都是陈友谅(你还能有后代真不容易)的后代,祖祖辈辈吃猪婆龙的肉,其他家族的人不敢吃。有个客人从江西来,得到一头猪婆龙,绑在船中。一天,船停在钱塘江,拴猪婆龙的绳子稍稍松了些,猪婆龙忽然跳入了江水。顿时,波涛汹涌,商船随浪颠簸,不久就沉没了。后来知道是扬子鳄,属于保护动物,站在你在敢吃,管你是陈友谅的后代还是什么的,直接牢底坐穿。


十二.鳖

1.鳖用眼来听,头和脊背是相连着的。(真的吗)

2.《养鱼经》记载:“鱼多了就会出现蛟龙来当它们的首领,蛟龙会带着鱼们飞走。放个鳖之后就可以把鱼们收护住。所以鳖也叫‘神守。’”真看不出来你还能跟蛟龙对线。

3.韦氏在《燕山录》中记载“煑羊以䶉,煑鳖以蚊。”就是说煮羊的话要加入鼬一类的东西,煮鳖则要放些蚊子。什么黑暗料理啊,不知他是说会熟的更快还是味道更好,但是做饭放蚊子也太天才了。


4.鳖随着太阳转动,早上鳖朝东,傍晚鳖朝西。


外出旅游可以带一只,防止迷路,当指南针使(


5.当鳖在水里时,上方会出现泡沫,叫“鳖津”,捕鱼高手会通过这个判断其位置。


十三.蟾蜍


1.蟾蜍的脂肪涂抹在玉石上会使其软化,此时对玉石进行雕刻会像在蜡上雕刻一样容易。想到了卢仝的一首诗《月蚀诗》相当nb且诡谲的一首诗,蟾蜍吞月,影射统治者。


2.蟾蜍身体小而能猎杀百虫,善于鸣叫,所以《淮南子》认为:“弃绝大道而用小技治理天下,就好比蟾蜍,不但不能禁奸诛恶,反而会更乱。”我表示不能理解。


3.《酉阳杂俎》(我很喜欢的一本志怪书)里说“虾蟆没肠子。”


4.有种“怒蛙”和蟾蜍很像,眼睛圆鼓鼓的,好像很愤怒一样。越王勾践曾经捉住一只怒蛙并让众武士观看,以此向武士们展示蛙的勇气。

蛙:“有病吧老子天生就长这样”


5.《抱朴子》中说:“蟾蜍活一千岁头上会长角,下巴会出现红色的八字。”不会是蟾蜍,这么能活(危)


6.《自然论》中说:“蟾蜍掷粪,自其口出。”就是说蟾蜍从口中排便……,那么该如何分辨呢


十四.蚌

1.听见雷声蚌的身体会缩短。


2.蚌的怀胎形状如同珠子,所以称为“珠胎。”月满之时肉质饱满。


3.《淮南子》说:“夏至鹿角会脱落,月虚时蚌肉会不饱满。”(日至而麋角解,月死而络蚌膲)


4.《墨子》中说:“周之灵珪,出于玉石;楚之明月,生于蚌蜃。”


5.《庄子》里记:“从前有个爱马士,以精美的竹筐来装马粪,用珍贵的蚌壳来接马尿。刚巧牛虻飞过来叮马屁股,他看到爱马被叮,便随手拍击马屁股,马儿受惊了,咬断了勒口,挣脱了辔头,弄坏了胸络。”最后的教训是马粪马尿是很脏很贱的东西这人却用精美的礼器来装。这人对马爱到了极点,然而不经意让其受惊导致心爱之物受伤……


   说实话我也不太能理解,有点祸福相依的感觉吧,话说他都用那么精美的东西给马装排泄物了,那就不能给马上点结实的装备吗?总之是爱到极致就会有所失,我们一定要谨慎的意思。


6.裴頠《崇有论》中说:“鸟没有胃和肺炎蚌没有内脏。水蛭在空中化生,蚕以无胃而育。”胡扯。

   快一年不发专栏了,主要被锁定的太多了。这次主要说了说《埤雅》前两章里我觉得有趣的东西,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极其繁琐无聊的内容。





跟古籍乐子人读《埤雅》(1) 奇怪而没用的知识增加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