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1全国乙卷非选择题必考题部分)

2022-03-29 08:35 作者:镜墨山人  | 我要投稿

29

这道题介绍了一种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二氧化碳的固定方式(景天酸代谢CAM),但根据题干中说到干旱地区我们可以得出,这里的植物是普遍缺水的。缺了水就要关闭气孔以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水分的过度散失,但另一方面气孔的关闭也使得植物无法吸收足够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不同的植物能够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比如有些植物(C4植物如玉米、甘蔗)是将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固定从空间上分隔开来;有些植物(CAM植物如我们平时见到的多肉品种最多的景天科)则是将二氧化碳的吸收与固定从时间上分隔开来——晚上先吸收二氧化碳,以苹果酸的形式在液泡中储存起来,白天有光的时候再释放出来进行卡尔文循环。

能够产生ATP的过程就只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第一阶段——位于细胞质基质的糖酵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位于线粒体基质的三羧酸循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位于线粒体内膜的氧化磷酸化,最后还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光合磷酸化了。因此白天叶肉细胞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气孔封死了除了苹果酸脱羧当然只有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的二氧化碳啦。

根据前文所述,自然是既能防止蒸腾作用过于强烈导致水分散失过多,又能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最后一个小问是实验设计题,通常需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这就需要调动语文能力了,但和写议论文一样,也是由其固定的架构的。

我们主要将其分为以下三步,或者说是三句话:

  1. 取材分组

  2. 实验处理

  3. 预期结果

但是要注意,在真正下手写这四步之前,务必将题干中的实验目的标注出来,它决定了我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的写法与内容。根据实验目的,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实验设计的方向,另一方面,实验可以分为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假设无法预期最终的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将每种可能的结果和结论都写出来,但验证实验则不需要,只需要写出那个可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即可,结论照抄实验目的就可以

题干中说到,要以pH作为检测指标,那么什么会导致pH变化呢?是储存在液泡中的苹果酸。

  1. 取材分组: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植物甲若干平均分成A、B两组。

  2. 实验处理:放置在干旱环境下培养A组在夜间测定叶肉细胞细胞液的pH,B组在白天测定叶肉细胞细胞液的pH进行3次重复实验

  3. 预期结果:A组pH明显低于B组说明植物甲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二氧化碳固定方式。

上面红色的部分是几乎所有实验设计类题目都会涉及的内容,蓝色则是实验核心的设计思路,橙色则是抄的实验目的,三块拼图全部集齐,答案也就写好了。

30

本题围绕种间关系中的竞争作为主题,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那么就意味着所选动物必须在资源或空间等的利用上有重叠,空间在本题不必考虑,即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是有限的才会导致竞争,就卷嘛。

实验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双小核草履虫占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由于竞争常表现为相互抑制,那么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很多生物都会尽可能地避免竞争,这也是为什么群落具有垂直结构的原因之一(如果用生态位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发生分化),因为分层结构可以从空间上的差异减少竞争的发生。空间可以有差异,时间自然也可以有差异,因此取食的时间、位置不同均可以使两种鸟类共存。

你能想象嘛?

这道大题的第一小题第二小题中的两种生物是竞争,但却迎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不能共存,一个可以共存。究其原因,便是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而进化导致的资源利用方式出现差异的物种可以共存

31

这种表格题从2020年开始有了,就有种死记硬背的味道,我就不是很喜欢,但可能人家出题人有特别的用意吧?(好消息是2022年就没有这种题了)当然这道题的架构从左至右分别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激素、激素运输、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还是有一些信息分子传递信息,间接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意味的。

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体液运输(通过体液运输),所用于靶(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但后边相应说的是“心率加快”,那么靶器官或靶细胞就是心脏或心肌细胞了。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当然这里只提了一点胰岛素的具体作用方式,不仅有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还有促进血糖进入细胞,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合成,最后抑制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有促进的机制,也有抑制的机制。

32

又来到了喜闻乐见的遗传题时间,遗传题的核心是什么?请参阅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1全国甲卷非选择题必考题部分)

这道题既说明了性状的显隐性,也说明了基因所在的位置,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十分友好了,但不幸的是它让画遗传图解,会用棋盘法(Punnett Square,1905年Reginald C. Punnett发明)谁画遗传图解呐?

大人,食大便了

但我们的课本就没讲棋盘法,就画遗传图解,就硬画,因此作为要高考的学生来讲,会画遗传图解也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画遗传图解要画全以下三要素,一是代际符号,比如P%E3%80%81F_1%E3%80%81F_2、“配子”什么的;二是各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要写全,注意是表现型和基因型,缺一不可,而如果要写多代,则可以省略配子代;三是各种表示配子形成与结合的各种箭头要写上。

如果会画遗传图解,那么这一题倒也不难,记得课本上摩尔根要怎么获得雌性白眼果蝇就好了——先让亲代灰体纯合雌果蝇(X%5EAX%5EA)与黄体雄果蝇(X%5EaY)交配,F_1雌蝇均为灰体X%5EAX%5Ea,雄蝇均为灰体X%5EAY,此时,只需要让与X%5EAX%5Ea亲代的X%5EaY交配,即可得到X%5EaX%5Ea,即黄体雌果蝇。

由于这两个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即分别算两对基因后代的比例再相乘即可(1:1)×(3:1)=3:1:3:1,但是要注意,之后问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此时万万不可用灰体长翅×1/2,因为性别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相互独立,只能先算出灰体雌蝇的概率,再×长翅的概率即1/4×3/4=3/16,当然如果这里时间充裕的话(虽然高考考场上不可能),雌雄配子写出来画个棋盘也不是问题。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1全国乙卷非选择题必考题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