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5G产业全景图谱报告(103)
中国通信目前已经迈入以海量连接、超大带宽以及超低时延技术特征为代表的5G时代。随着2019年5G商用以来,5G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5G相关标准、政策日益完善,5G创新应用进一步爆发,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厚的交集,并进一步融合发展促成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在网络层,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份,我国已建成5G基站139.6万个,数量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到2025年,我国5G基站将达到360多万个。
在产品层面,5G终端产品不断丰富,终端产品包括5G智能手机、5G行业路由器、5G固定接入CPE、VR/AR头盔、眼镜、车载终端等各种类型。截至2020年底,全球厂商共发布了519款5G终端,其中接近60%的终端实现商用。
在标准、技术等方面,公开数据显示,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中,中国企业专利声明数量占比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并牵头完成了部分5G国际标准的制定,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华为作为5G标准的重要技术贡献者,已公布了5G标准基本专利费率。
在应用层面,消费端应用快速发展,消费产品应用主要集中在超高清和沉浸式等新型多媒体内容方面,5G+超高清视频播放,5G+VR虚拟现实体验等方面。从用户层面来看,5G手机用户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今年11月份,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5G终端用户数占全球80%以上;5G行业应用开始由试点逐步向商用化推进,截至今年11月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涵盖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
中国信通院在其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预测,2025年,预计5G将带动当年直接经济产出3.3万亿元,间接产出6.3万亿元,其来源主要来自5G商用中期终端用户及电信服务支出的增加;预计到2030年,5G将带动我国当年直接经济产出为6.3万亿,间接产出10.6万亿,其来源主要来自5G商用成熟期5G信息服务及互联网企业服务收入。
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智库联合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正式发布了最新版《2022中国5G产业全景图谱报告》,以展示中国5G产业发展成果。
若需获取本篇完整版资源,请关注公众号:侠说。太侠已集合超1.3万份报告或方案,覆盖各行各业,助攻职场,培养格局,增大视野。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报告完整版】公众号《侠说》;官网:www.guotaixia.com(郭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