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本论》第三卷的摘录和笔记(九十六:土地产品受市场价值规律支配)

2023-04-02 13:32 作者:哲学的物质武器  | 我要投稿


第三册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下)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

1、关于级差地租,一般应当指出:市场价值始终超过产品总量的总生产价格。例如,拿第Ⅰ表来说,总产量10夸特会卖到600先令,因为市场价格是由A的生产价格决定的,每夸特等于60先令。但实际的生产价格是:

10夸特的实际生产价格是240先令;但它们要按600先令的价格出售,贵250%。实际平均价格是每夸特24先令;但市场价格是60先令,也贵250%。这是由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竞争而实现的市场价值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产生了一个虚假的社会价值。这种情况是由市场价值规律造成的,土地产品受这个规律支配。产品(也包括土地产品)市场价值的决定,是一种社会行为,虽然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无意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是以产品的交换价值为依据,而不是以土地及其肥力的差别为依据。如果我们设想社会的资本主义形式已被扬弃,社会已被组成为一个自觉的、有计划的联合体,10夸特就会只代表一定量的独立的劳动时间,而和240先令内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相等。因此,社会就不会按产品内所包含的实际劳动时间的二倍半来购买这种土地产品;这样,土地所有者阶级存在的基础就会消失。这样一来,结果就像从国外进口产品使产品价格便宜了同一数额完全一样。因此,如果说,维持现在的生产方式,但假定级差地租转归国家,土地产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会保持不变,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生产由联合体代替以后,产品的价值还依旧不变,却是错误的。同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等同性,是价值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以及一般说来在一种以个人之间的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生产基础上借以实现的方式。被当做消费者来看的社会在土地产品上过多支付的东西,社会劳动时间实现在农业生产上时形成负数的东西,现在对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即土地所有者来说却成了正数。

2、第二种情况(这对于理解下一章对级差地租Ⅱ的说明很重要)是:这里要讨论的问题,不仅是每英亩或每公顷的地租,不仅是每英亩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间的差额,或每英亩的个别生产价格和一般生产价格间的差额,而且是已耕种的各级土地各有多少英亩。在这里,直接说来,重要的只是地租总额的大小,即总耕地面积的总地租的大小;但这同时使我们可以进一步去说明地租率的提高,虽然在这里价格既没有上涨,各级土地的相对肥力的差额在价格下降时也没有扩大。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

假定各级土地已耕的英亩数都增加一倍。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

我们还要假定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生产已在最坏的两级土地上扩大。这时,我们就得出下表:

最后,假定生产和耕地面积在四级土地上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首先,每英亩的地租,在所有这四种情况Ⅰ,Ⅰa,Ⅰb,Ⅰc中都是相同的,因为等量资本在每英亩同级土地上获得的结果实际上保持不变;这里只是假定,每一国家在每一定时候都会有这种情况:各级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占有的比例是一定的;而且假定,互相比较的两国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常有这种情况:总耕地面积分配于各级土地间的比例会有变动。

拿Ⅰa和Ⅰ比较,我们就会看到,如果四级土地的耕种面积按同一比例增加,总产量就会随着耕种的英亩数增加一倍而增加一倍,谷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也会增加一倍。但如果我们先后拿Ⅰb和Ⅰc同Ⅰ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两种情况下,耕地面积都增加了两倍。在这两种情况下,耕地面积都由4英亩增加到12英亩。不过,在Ⅰb中,不提供地租的A,和只提供极少级差地租的B,在增加额中占有最大的部分,就是说,在新耕地8英亩中,A和B各占3英亩,合计6英亩;C和D只是各占1英亩,合2英亩。换句话说,在增加额中,A和B占3/4;C和D只占1/4。在这个前提下,和Ⅰ比较,Ⅰb的耕地面积虽然已增加两倍,产量却没有相应增加两倍,因为产量没有由10夸特增加到 30夸特,而只增加到26夸特。另一方面,因为增加额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不提供地租的A级土地,较好土地的增加额中又是大部分属于B级土地,所以谷物地租只是由6夸特增加到14夸特,货币地租由18镑增加到42镑。再拿Ⅰc同Ⅰ比较。在Ⅰc中,不支付地租的土地面积一点也没有增加,支付最少地租的土地的面积只是略有增加,增加的主要部分属于C和D。这时我们发现,耕地面积增加两倍时,产量会由10夸特增加到36夸特,即增加两倍以上;谷物地租也由6夸特增加24夸特,或者说增加了三倍,同样,货币地租也由18镑增加到72镑。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土地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只要耕地的扩大不是仅仅限于那些不支付地租的最坏土地,那么,地租总额就会随着这种扩大而增加。不过,增加额是不同的。如果扩大的是好地,以致产量不只是按照土地扩大的比例增加,而是更迅速地增加,那么,谷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就会相应增加。如果是最坏土地和等级与此相近的土地在扩大耕地中占优势(假定最坏土地等级不变),那么,地租总额就不会随着耕地的扩大而相应增加。因此,假定有两个国家,它们的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状况相同,地租总额就同最坏土地和较坏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份额成反比,因而,也同等量资本投在相等的总面积上得到的产品总量成反比。因此,一国总土地面积内最坏耕地的量和较好耕地的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对地租总额的影响,同最坏耕地的质和较好及最好耕地的质之间的对比关系对每英亩的地租的影响,因而在其他情况相同的场合对地租总额的影响,这两者是相反的。这两个要素的混淆,是引起反对级差地租的各种奇谈怪论的原因。可见,单是由于耕地的扩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在土地上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增加,地租总额就会增加。

注:原文中还有一些解释说明,但在此省略。

3、不管我们是把Ⅰa、Ⅰb、Ⅰc各表的不同状态,看做不同国家同时并存的状态,还是看做同一国家相继发生的状态,根据以上的说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在谷物价格由于不提供地租的最坏土地的产量不变而不变时,在各级耕地肥力的差额不变时,在各级耕地各相等部分(英亩)的等额投资的各自产量不变时,从而在各级土地每英 亩地租间的比例不变,并且按同级土地的每个部分所投资本计算的地租率不变时,第一,地租总额总是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因而也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耕地的全部增加只限于无租的土地,则是例外;第二,无论是每英亩的平均地租(地租总额除以耕地的英亩总数),还是平均地租率(地租总额除以投资总额),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虽然二者变化的方向相同,但是彼此的比例不同。把耕地的增加只限于无租的土地A这种情况撇开不说,我们会发现,每英亩的平均地租和按农业投资计算的平均地租率,都取决于各级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部分,或者同样可以说,取决于投资总额在肥力不等的各级土地上的分配。不管耕地面积是多是少,从而(把耕地的增加只限于A的情形除外)也不管地租总额是大是小,只要各级土地在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不变,每英亩的平均地租或按投资计算的平均地租率就会不变。尽管地租总额会随着耕地的扩大、投资的增加而增加,甚至显著增加,但只要不提供地租和只提供少量级差地租的土地,比提供地租较多的较好土地扩大得快,每英亩的平均地租和按资本计算的平均地租率就会降低。相反地,要是较好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相对地占有较大的部分,因而在它们上面的投资相对地较多,每英亩的平均地租和按资本计算的平均地租率就会相应地提高。

4、因此,如果像统计学著作通常在比较同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时所做的那样,对总耕地每英亩或每公顷的平均地租进行考察,那么,就会看到,每英亩地租的平均水平,从而地租总额,会按一定的比例(虽然不是按同等的比例,而是按一种大得多的比例)和一国农业的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肥力相一致,也就是说,和该国在等面积上平均提供的产量相一致。因为,较好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部分越大,在等面积上同量投资所获得的产品量就越大,每英亩的平均地租也就越大。反过来,情况也就相反。地租好像不是由不同肥力之间的对比关系决定的,而是由绝对肥力决定的,这样一来级差地租的规律就被抛弃了。因此,有人就否认某些现象,或有人试图以谷物平均价格之间和耕地级差肥力之间并不存在差别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过是由于以下事实:在无租土地的肥力相等,从而生产价格相等,并且各级土地间的差额也相等时,地租总额对总耕地面积的对比关系,或对土地上的投资总额的对比关系,不只是由每英亩的地租决定的,也不只是由按资本计算的地租率决定的,而同样是由各级土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数决定的,或者同样可以说,是由所用总资本在各级土地之间的分配决定的。奇怪得很,这个事实直到目前竟被人完全忽视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而这对我们研究的进程来说是重要的):在价格不变,各种耕地的肥力差额不变,每英亩的地租不变,或按实际提供地租的各级土地每英亩的投资计算的地租率不变,即按一切实际提供地租的资本计算的地租率不变时,每英亩平均地租的相对水平和平均地租率,或地租总额对土地投资总额的比率,可以由于耕作的单纯粗放的扩大而提高或降低。


《资本论》第三卷的摘录和笔记(九十六:土地产品受市场价值规律支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