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归于平凡而伟大,以真实自然为不朽!苏东坡行书 黄州寒食帖
宋元丰五年,苏东坡四十七岁,在贫病交集中,他写下了千古不朽的黄州寒食帖: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过了三个寒食节了。 每年我都想珍惜春天,不让他无情的流逝。可是春天的逝去,不会因为我的珍惜而留住。 今年我又遇上了漫长的雨季,连续两个月就像秋天一般的萧瑟。 睡在病床上,我听说大片的海棠花如胭脂雪一般的落在泥水里被污染了。 恶劣的天气暗中夺去了海棠花的美丽,夜半的风雨也真是力道够大的了。 这和一个生病了的少年人有什么区别呢?病好了以后,突然发现头发已经白了。 春天的江水高涨,好像要漫过堤坝,进入我的门户。大雨下起来,看这势头好像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我的小破屋子就像打鱼的船一样,我们全家人都在生活在濛濛的水雾之中。 空空的厨房煮着几样寒酸的小菜,破旧的灶台里面烧着潮湿的芦苇。 哪里知道今天竟然是寒食节,只因看见鸟衔着没有烧完的纸钱飞过才想起来。 皇家的门庭一重一重的很深,我报国无门。家乡的坟墓远在万里之外,我难以还乡。 我也想效仿阮籍做穷途之哭,可是我的心却如死灰一般,任凭风再大也吹不起来。
右录《黄州寒食诗》二首。 自我来黄州,己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巳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竈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右黄州寒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