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小镇青年

作者:国红
阿良终于离开了这座他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的海滨城市。返回老家的列车上,他望着窗外熟悉的景物,心似乎在滴血。还会回来吗?他不知道。
以前的同学和朋友们再也联系不上他,他把微信和电话都设置了隐藏。他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几个之前要好的同学和朋友还在找他,他们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了他的消息。阿良得了抑郁症!好像很严重,回老家养病去了。
大家都非常惋惜,好端端一个帅哥,才子,怎么会这样?他们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原来现代社会,压力山大,竞争激烈,得抑郁症的人实在太多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中国14亿人口,就有一个亿人有抑郁症!平均每13个人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而且很多人自己生病了还不知道,因此大部分人耽误了治疗时间,最终有些人甚至演变成为精神病患者,也有一些人自杀了。更加厉害的,是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比例越来越大。骇人听闻的消息越来越多,十几岁的孩子就相约一起自杀了!
但阿良不至于吧?他是多么优秀的年轻人。他出生于东北偏远地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没工作,是一个家庭主妇。但阿良从小勤奋好学,画画好,考上了美术学院,又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全国连锁的美术教育机构任职,同时还和朋友合伙,开了美术班,教中小学生美术。这样工作了六七年,阿良也攒了一些钱,准备在这个海滨城市买房子,再把父母接过来享福。一切都平稳顺利地发展着,阿良的画也越来越好,充满着岁月静好的意境。听说有赏识他的老板,还准备支持他举办个人画展。
然而短短一年多,这一切都变了。阿良听了某些创业大讲堂的讲座,深受启发,觉得人生能有几回博?不如趁年轻拼一把。当老师教小孩子画画,赚钱太慢了,太辛苦。确实,他每天就像赶场子似的,到处去上课,双休日更是连轴转,每周最多能休息半天时间。但阿良选择项目还是很谨慎的,有一个项目非常好,是教育行业的软件,团队核心人物是海归博士,合伙人也很出色,本市著名的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人投了首轮。更加激动人心的是,海归博士邀请阿良作为他们的创意总监!因为阿良是美院硕士毕业,又具有多年美术教育经验。机遇来了,必须抓住。阿良辞去了之前的工作,也从合伙的美术班撤出来,专心做创意总监,并且拿出全部积蓄投在了教育软件开发这个项目上!
该公司在市中心租了海景办公室,很多外地的代理商都慕名而来,很多媒体都争相采访,一时间风头无两。阿良寒窗苦读,熬了二十年,终于出头了!再也不用自己画画了,不用整天教小孩子画那些线条和素描了!他把之前那个同样来自农村的女朋友也甩了。“我的事业正在走向辉煌,咱们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阿良坐在自己独立的海景办公室,给女朋友发了最后一个微信,便把她删掉了。任凭她后来怎么找他,怎么托朋友联系他,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心。因为他要和过去的一切彻底拜拜。不想耽误自己,也不想耽误她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男子汉大丈夫,以事业为重,绝不能拖泥带水。
也许是乐极生悲,也许这个项目本来就是骗子。总之不到一年,投资人撤资了,海龟CEO卷款跑路了!团队自然散伙了,阿良的二十万血本无归,而且几个月没拿到工资,房租欠了不少。阿良懵了,他不甘心这么快就被打回原型。他痛苦不堪,就像愤怒的小鸟,但无法排解,于是彻底抑郁了。直到外卖小哥打电话没有人接,房东拿备用钥匙开门,才发现昏迷不醒的阿良。他们把他送到医院,是酒精中毒,经过抢救,倒没有大碍。可他的精神彻底垮了。
于是他独自拎着皮箱,踏上了回老家的绿皮火车,就像当年他18岁来滨城上大学一样。父母倒没有太多责备,只是劝他先养好身体,然后再找工作。为了给他治病,退休的父亲去附近饭店帮忙串羊肉串,在家待一辈子的母亲,也去县医院打扫卫生了。父母用微薄的退休金和打工收入,给他请中医,开中药治疗。老中医说,抑郁症是肝郁化火,邪气上行,入侵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严重了会导致精神病,甚至自杀。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哪敢怠慢,一边打工,一边还要开导他。老同学也知道了,纷纷过来看他。
东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才过了霜降,就冷得穿棉袄了。这天早上,天色朦胧,下了小清雪。年迈的父母却一大早起来,给他做好了饭菜,然后就赶紧去上班了。母亲临出门,喊他起来吃饭,他其实根本没睡着,就起来了。他从自己的小屋里出来,看着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母亲,走在雪地里,不禁泪流满面:难道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奋斗就是这样的结局?一切都结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