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是能领悟,最幸福的是有目标
(“你觉得最浪漫的事是什么?”“哦。”)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只不过是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那一小部分。我们能想到的一切,在宇宙角度看来,就是这个物质团,所谓生命体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再深奥的思考,在绝对客观的角度看来,只不过是这个生物原因不明的疑惑。是的,它在思考自己——这团物质。 所谓灵魂,是不存在的;有没有前生来世,其他维度的世界,我们无需考虑。 当然,总有人可以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准确地说,是对世界、对文明的意义。对文明的意义,是改变。只要留下一点东西,就会有意义。有的人留下物质,有的人留下知识,有的人留下思想,有的人留下精神与意志。人生在世的意义,便是多为这个文明留下一些东西罢了。 然而,现在的人们可能还无法领悟文明的意义、宇宙的意义。宇宙这个无情的循环机器中,文明,这个尘埃,意义何在?宇宙从何而来?为什么有宇宙?若没有这些物质,宇宙是一片虚无,那为什么又有这虚无的空间呢?这些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答案;但我愿意思考。 我曾认为,文明最终的目标是永存。打破宇宙循环的限制,打破时空的限制。若文明能在宇宙每次循环的黑洞中保存住,似乎确实能永存。但永存,似乎不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点错误,文明都会付之一炬。毁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我愿意活着——即使不懂文明存在的意义,仍要为文明贡献那一点点物质,亦或思想——尽管这在未来,如果人们知道了文明的意义后,这些只是可笑的无用功——但现在是有用的。 (“你幸福吗?你觉得怎样算幸福?”“嗯。”)
永存?即使永存,人类能永远幸福地生活,享受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在思考;思考后疑惑,就有了目标,去探索。 是啊,有了目标就幸福了。2023年9月,近些日子,我回顾了一下十月革命五十周年时,苏联人民留给五十年后的时光胶囊。那封信上的期盼,几乎都没有实现。外界因素固然影响了许多,但目标似乎也被忘记了许多。 信里,结尾,是这样一段话——“我们可真的很羡慕你们啊,同志们。我们知道其实到了2017年,你们这焦躁不安的一代人,也会羡慕我们。因为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伟大的未来,而且每天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加油,同志们。” 是的,有了目标是幸福的。 那么请允许我也给未来留下一封信,无人问津的时光胶囊。留给2073年9月20日。
*无政治意图,可能有些地方表达不妥,请勿曲解
(“你们的目标明确吗?”)
你们好,不必羡慕我们的时代,我们很多人,不懂去找目标,不懂得去奋斗。我们的时代,国际政局动荡不安,出处迷雾;国与国常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环境问题让人类文明岌岌可危,政治问题让人类文明雪上加霜。即使这个时代,可能比五十年前美好许多。 我不像五十几年前,期待未来发展的那封信,我只期待,你们能找到明确的目标,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全部精力,为那个目标而奋斗,而不是,只是为了活着。 你们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吧?目标,永远不能忘记。达成了,就制定新的目标,继续探索。 国际主义,需要你们去实现;地球联合体,需要你们去建立;文明需要团结。我们的时代,也许生活比较幸福,但却并不美好。人们都想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谋利,国与国的斗争让文明前进缓慢,还埋下了祸患。发展不一定要快,但一定要稳。国与国的竞争,让各国不得不牺牲环境和资源,把国家利益凌于人类文明之上。希望你们已经解决或将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科技必需一直发展。这样文明在宇宙中才可立足。但时刻记住,科技的矛头,不能对着自己的同胞。以前冷战的时代,有核威慑;我们的时代,核问题也一直存在。这个问题,在你们的时代,可以解决了吧? 文明立足后,甚至如果真的能永存后,目标也并非全部完成。去探测无尽的宇宙,去探索文明的意义,宇宙的意义。探索是不会结束的,目标是不会消失的。 最后,如果真的失败了,文明要毁灭了,不要伤心。我相信,你们尽力了,即使毁灭,不可惜,不可悲。我也愿意相信,有奋斗拼搏的你们,文明不会灭亡的。 加油,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