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战斧”导弹是日本国家悲剧开端
近日,日本亦宣布将采购400枚美制“战斧”巡航导弹。日本声称,俄乌冲突引发其对周边地区安全局势的担忧。日本于2022年底通过2023财年政府预算草案,其中防卫预算大幅增加26%,且专门为购买“战斧”导弹准备了专项预算,预计最多可购入500枚该型号导弹。

一次性购买400-500枚“战斧”巡航导弹绝不是小数目,也只有日本这样的土财主才有如此经济实力,相信美国军火商又要开香槟弹冠相庆了。之所以日本需要迫不及待地购买如此巨量的“战斧”巡航导弹,道理很简单。一是岸田文雄内阁急于改变日本的安保战略,既然三份安保文件已经修改,之前的专守防卫已经变身为集体自卫权和个体自卫权,日本可以行使对所谓的敌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源头打击,借此把所谓的危险源屏蔽在国门之外。二是岸田文雄内阁要借此进一步事实上突破《和平宪法》,让日本能成为所谓真正的正常国家,尤其是军事和政治上都能摆脱之前的种种政治限制。岸田文雄内阁认为,“战斧”巡航导弹是一款标准的进攻型武器,该武器对日本摆脱战后约束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战斧”巡航导弹确是一款进攻性武器装备,射程在1500公里以上,主要可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战斧”巡航导弹的优点是,采用复合制导系统并具备比较精准的打击能力,再经过隐身能力提升后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同时,日本政府也指出,要求购买美国最新批次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个批次的优势在于突防能力。但“战斧”导弹无论如何改型,其最大的劣势就是速度慢,也就是高亚音速,这就限制了其突防能力的增加。这种高压音速导弹在面对其他国家导弹拦截体系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弱。日本未来将会把“战斧”巡航导弹重点部署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宙斯盾”战舰上,企图实现海上机动打击能力。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美国希望日本引进美国的进攻型武器装备。一是美国是希望日本和美国共同在印太地区建立强大的攻防兼备的军事能力,日本不仅要担当防卫和后勤保障,更要成为前线进攻的重要力量。二是美国不敢于与中国等国家单打独斗,拉上日本也是给自己壮胆。三是作为全球商人的美国来讲,400-500枚“战斧”巡航导弹绝对是巨大的蛋糕,美国自然乐见其成。
日本如今的政客确实很单纯,甚至很幼稚,自以为可以源头打击,做到防患于未然去,其本质是引火烧身。如果日本敢对其他国家来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其他国家不可能无动于衷,日本本土和不属于日本的琉球群岛也必将成为被其他国家报复的战场。日本本土距离其他所谓源头打击国家并不远,在二战期间,日本本土就被美国实施远程打击,更何况如今的远距离现代战争,日本毫无战略纵深,对其他国家的军事打击只能招惹麻烦,想依靠美军协防日本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不仅如此,新军国主义野心复辟的日本如果大量引进进攻性武器,也必然会促使在东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激烈军备竞赛。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会考虑引进更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来实现国防自主。这也势必会导致恶性循环,让更多的国家拥有导弹,无论是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这一轮的新军备竞赛将会让整个印太地区成为火药桶和不稳定因素。
至于日本想借发展进攻性军事力量来成为军事大国,这只是一种完全实现不了的梦想。
一是日本军事战略完全不独立注定不是军事大国。日本的安保战略从属于美国的印太战略,军事大国和强国一定要求是政治和军事的独立自主,不能唯其他国家马首是瞻,可现实中的日本就是政治和军事上的侏儒。

二是日本购买武器装备无法实现军工能力自主制约其成为军事大国。尽管日本有军事研发和生产能力,但日本这些能力基本都被美国阉割,就算日本生产的某些武器装备也都有大量的美国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美国借此对日本实施钳制。这样的日本能称之为是军事大国吗?当然不是。
三是军事大国必须要有独立的作战系统和基于体系的完备作战能力。但日本的体系作战能力几乎不存在,从天上的卫星到军事数据链都依赖于美国,日本自卫队只是在给美军打工,如此这样的国家怎么能成为一个军事大国、军事强国。
更为关键的一点,要想真正成为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一定要在历史问题上认错,有知错能改的历史担当,否则无从谈起。同时,要摆脱其他国家对日本的种种限制,不当政治和军事傀儡。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日本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军事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