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龙与雀斑公主》监督细田守戛纳电影节成行前采访

2021-07-18 22:34 作者:TSDM星文社  | 我要投稿

来源:https://eiga.com/movie/94337/interview/

制作:TSDM星文社

新闻收集:秋河

翻译润色:秋河

资讯详情:

《龙与雀斑的公主》是细田守导演自《夏日大作战》之后时隔12年再次以网络世界为题材的动画电影。网络作为连接世界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网络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时,于社会而言亦存在着正反的两面性,而本作通过一个17岁的女高中生的故事,将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为了适配网络的进化,对作品中虚拟世界< U >进行了尺寸夸大的描写,也有通过网络由多方海外创作者们创作的作品加入到本作中。本片入选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新设的“戛纳首映”单元。为了参加当地的世界首映礼,细田导演将会前往法国。临行前,“映画.com”编辑部就《龙与雀斑的公主》与海外电影节的感受进行了采访。

——细田导演自《穿越时空的少女》上映以来,每隔3年就会继续制作新作。虽然我觉得这是应该是积累后的结果,但想象一下,3年制作一部电影不是很辛苦吗?

细田:电影这种东西,如果不公开让一定数量的人看到的话,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从工作室地图成立至今10年,从《穿越时空的少女》至今15年,能够持续创作作品,我想都是多亏了大家的关注。在此基础上以3年1部的周期持续下去是很重要的,于我而言,包含了自己想迎合社会变化而制作电影的想法。

或许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每隔3年才有能成影的题材,世界是变化着,目光转向在那里,如果现在有什么被特写,今后向关心我想知道什么东西吧。因为观看的人也生活在现代,所以想一边在时代的潮流中制作,一边根据当时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式的变化来构思作为娱乐的电影。

虽然在时代的变化中以3年一部的周期来制作作品,但我认为电影最终留下来的是不被时代左右的部分。以自己的作品来说,15年前的《穿越时空的少女》至今还能让人想起,大概是经受了时代的考验了吧。嗯,那部电影不是用3年,而是用9个月左右完成的。
(编辑:啊这…)

——本作品是继《夏日大作战》之后又一部以互联网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的规模之大和虚拟世界< U >中物品数量之多令我震惊。

细田:我认为这是网络世界比12年前制作的《夏日大作战》时扩大了很多的结果。想把那种规模感视觉化表现出来的话,还是需要那种程度的物品数量的。虽然在3年的制作中历尽艰辛,但是多亏了一直以来一起制作作品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与积累,最终得以制作完成。

虽然这次的电影讲的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默默无闻的人才能得以开花结果的故事,那么根据这个故事情节,很自然的也会产生在网络中寻找无名的设计师为本作品设计东西的想法。最初以为本作设计了ベル的ジン・キム先生(编辑:看名字像韩国人)为首,得到了海外非常多的创作者的热情参与,而与自己一同设计了虚构世界< U >的エリック・ウォン先生(编辑:王Eric,某个访谈中提到他是一个在英国读建筑的20多岁的博士生)也是通过网络发掘的设计师之一。给他发了委托后才知道Eric是住在伦敦的20多岁的建筑师、设计师,而且到现在都没有直接见过面。因疫情的原因,既不能让他们来日本,也不能去找他们,只能通过网络会议交流来统合意见,一起制作,这经历很有趣。这样的制作方法也只有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才能做到,电影中描述的和实际制作方法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作品整体给人一种以音乐为首的娱乐要素很强的印象,不过,主人公内藤铃却有背负着母亲的死这一沉重戏剧性设定。

细田:这部电影的构思是从“如果在互联网内拍摄《美女与野兽》会怎么样”开始的,我觉得《美女与野兽》和互联网的SNS都具有两面性。在现实世界中让河流登场也是同样的想法,故事的舞台高知县有仁淀川和镜川这两条美丽的河流。这样的河流也有美丽的地方,也有变成浊流导致人死亡的两面,正因为如此,河流才会被比喻成人生。

铃拥抱着在< U >的世界是超高人气的歌姬ベル这一面的同时,也是一边深深的拥抱着“生与死”的死的部分一边活着的人。我一开始的时候怀疑过,以有这样双重面的人去唱歌的这个设定会不会没有说服力,而在最初想做《美女与野兽》的时候,也觉得歌是必然的要素。真正决定做有歌要素的时候是需要勇气的,而且一开始就想要是能音乐剧化就好了,所以作品完成的时候保留了很多音乐剧的要素。根据歌曲和歌词,主人公的心情也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歌曲承担了相当多的音乐剧的部分。

——电影以音乐剧般的歌曲大场面迎来了高潮,但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也许有人会觉得更有结尾感就好了,我觉得那部分非常重要。

细田:虽然不能详细说,但是临近结尾的一种矛盾是这部电影的核心部分,我一边想一边创作,想通过描写那个部分来让故事落地。如果只从快乐的角度来看电影,可能会有其他的思考方式,刚才所说的讨论也确实在制作过程中出现过。不过,我觉得包括这些地方在内的东西,观众们应该都会去看去理解吧。

——细田导演参加了很多海外电影节,本作品作为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正式选定作品在世界首映。在完成报告会见中,大家都说海外电影节是通过电影来展示各自国家发生了什么的机会。

细田:是啊。和海外电影节拿奖很光荣啦没拿奖很遗憾啦之类的东西不一样——希望大家稍微了解一下。

这一年制作的全世界的电影聚集在一起,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这是电影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了解各个国家都有电影,通过观看以各自的切入点制作的作品,可以了解到在其他国家有自己国家没有的问题,并为之而纠结的人。能够体会到这种类似的喜悦就是电影节的妙趣所在,如果只关注日本人的作品偶尔获奖,那就太可惜了。与其说过于拘泥于胜负,例如是枝裕和先生的作品被世界如何评价了等,日本导演以日本为舞台拍摄的电影虽然有,但感觉没仔细看,在这层意义上,有时候也会想到底被理解了多少。“映画.com” 不仅仅是与获奖相关的内容,还有在电影节上展出的作品的魅力和电影的喜悦那样的东西,多介绍给我的话,我很高兴。

这次选择《龙与雀斑的公主》的“戛纳首映”是新设立的单元,其他选出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电影节的常客导演的作品很多。在那样的部门里加入我们的电影,总觉得不可思议。有在网络世界里斗殴场面的作品,怎么看都不像戛纳电影节……至少我自己是这么想的(笑)。当然恐怕不仅是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通过对电影整体的感觉以及传递的内容等进行判断后才邀请我的吧。很高兴作品可以在戛纳的土地上让各国的人看到,也很期待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编辑追记:

可以,硬生生的把采访做成了哲学探讨,真有你的细田守…不过有一说一,细田守的作品的确包含了很多的哲学和对世界的思考。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细田守的作品才会好看,耐看吧,毕竟,艺术说到最后还是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生活等等的所思所想以某种形式展现出来的结果。
编辑决定下周去电影院康康(虽然很担心疫情…),到时候再写篇报道(观后感?)好了。
不知道这类能不能作为新闻稿发就是233。

相关采访:


《龙与雀斑公主》监督细田守戛纳电影节成行前采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