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莫斯科飞机大修厂”修复古董机型 就算是垃圾也能重返蓝天
“莫斯科飞机大修厂”是俄罗斯专门维修小型飞机直升机的龙头企业,据统计,俄罗斯目前已经修复的90%的安-2运输机、70%的米-2直升机是在这里重上蓝天的。该厂位于莫斯科州的巴拉希哈区,已经拥有75年维修经验,能够修复29种飞行器和发动机。

1939年这里修复了第一架波-2教练机。

1960年,该厂开始大修直升机,这是厂内摆放的米-1和米-4直升机。

厂内摆放着大量残破的飞机、直升机,多为安-2、米-4、米-8这样的老旧机型。

这里还有不少米-8直升机。

米-4直升机,中国仿制的型号称为直-5。

该机采用星形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与现在直升机的涡轮轴发动机完全不一样。

因为在机头安装了星形活塞发动机,所以驾驶舱不得不设置在顶部。舷窗中心的圆洞就是机载步兵的射击孔。

机身上的涂装早已斑驳风化,红星都已经褪色。

机舱内部更是惨不忍睹。

前起落架和发动机排气管。

打开发动机舱盖,维修倒是很方便。

这是刚刚运到厂内的“黄87”号米-4直升机。

开始进入车间大修时的“黄87”号。

凭借工人一双双巧手,这些垃圾得以重新飞上蓝天。

所有部件都需要进行仔细检查。

米-4直升机的心脏——ASh-82B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原型是美国寇蒂斯-怀特公司研发的M25怀特旋风发动机,1930年苏联购买该发动机的生产专利,并进行生产,配备给伊-15、伊-153、伊-16战斗机。

后来,设计师不断增加气缸数量和功率,最终诞生了ASh-82发动机,配备双排14气缸。

正在大修的米-4直升机,发动机和能拆掉的部件都已经去掉,机身涂装也已经打磨掉。

拆掉发动机的米-4直升机显得特别脆弱。

前起落架的简单构造。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保养不善,很多地方都要进行修复。

各种米-4的部件。

拆下的蒙皮看似凌乱,其实都已经编号。

出色的设计,让年迈的米-4还可以飞行。

驾驶员的视角,风挡玻璃好脏啊。

米-4的尾梁。

米-4的尾梁。

米-4的齿轮箱。

尾桨的传动轴。

正在维修旋翼的工人,米-4采用的还是金属旋翼。

居然还有两架堪称古董的米-2直升机。

在这里,垃圾都可以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