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行业报告:看好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和AI人才培训
报告出品方:国联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1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景广阔
1.1国家政策支持下,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持续增加
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征程的重要发展路径。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部明确各地要切实落实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并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各级政府在数字经济的政策将支持智慧教育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各地明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产业也将受益于各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导向。
在过往的年份中,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成长性略高于名义 GDP 的增速,与中国政
府在教育开支投入的趋势相符合。在中央的倡导,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未来数年行业
仍然有望维持和经济总量增速相匹配的成长性。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教育信息
化市场规模已经于 2021 年达到 5000 亿。
1.2 大模型时代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供应愈加丰富
传统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聚焦两部分:1、基础设施建设,即校园网、校园卡和安防联网等相关校园基础设施建设;2、教学管理环境建设,即智能教学硬件、师资教学管理平台等教学管理环境建设。AI 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覆盖到考试 AI 辅助批阅、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等深层次需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产品服务的核心诉求在于:1 提升教学质量,降低需求方负担;2 提升教学效率,降低供给方成本,让优质教育可覆盖范围提升。
在需求方,学生的痛点在于学校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导致学生投入精力却没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供给方,校方的痛点在于如何使用现代手段更好创建、管理并表达教育内容,在相同师生比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教学。
针对需求方的痛点,AI 技术主要提供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供给方面,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行政效率,降低教师在行政管理付出的成本,使其更专注于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完善教学手段,辅以 AI 技术的批卷、口语对练技术等大幅提升优质教育供给。
2 C 端设备学习机跨越技术奇点,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2.1 AI 助力下,产品力全面提升
大模型 AI 技术有望帮助 C 端设备服务实现跨越式的产品力提升。目前已经落地的相关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口语对练和作文批阅等,未来无论是网页端在线学习还是学习机等以设备为载体的终端,在法律法规先行、通用模型在垂类领域的应用完善后有望实现 AI 全科教师助理功能。
目前教育类终端设备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在“双减”政策以来,学生课堂外学习的需求面临缺乏供给的情况,应试课外辅导班的离场创造了学习机的新市场需求。
2.2 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竞争格局面临重塑
学习机市场规模在渗透率提升推动下持续扩大,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技术型企业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终端企业。学习机(教育平板电脑)在过去一直是一个小众且格局稳定的市场,行业发展了 30 年,但渗透率却不高,仅为 3%左右。在 AI 技术在教育平板实用化以前,行业主要参与者是步步高、读书郎等传统品牌,后期随着 AI 技术在教育场景的持续落地,市场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 AI 技术具有优势的企业抓住行业变革的机遇,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未来数年国家 K12人口数量将预计维持 1.8-2亿人左右,假设学习机渗透率 20%,并假设科大讯飞市占率 30%,平均单价 5000 元,预计到 2025 年可触达市场约为540 亿,空间广阔。
3 AI 开发和使用人才培训有望受益
目前大模型技术拥有一定程度的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并拥有很强的美术创作能力。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完善,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开发和美工等领域或将会因工具的进化出现较大的变革。我们认为提示(Prompt)工程师等 AI 技术的工业化操作者的需求将会持续扩大。
由于提示工程师搭配 AI 技术能为公司带来明显的效率提升,IT 企业的开发模式有望出现深刻的变革,基础代码的开发和运维将会过渡到提示工程师指导下的 AI 技术。传统实体企业的运营、行政和人力等职能部分亦有被新技术赋能的潜在需求。
4 传智教育:领先的高精尖数字化人才培养企业
传智教育是国内领先的从事高精尖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机构,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优质课程内容、教学系统和自有教研团队为学员提供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服务,主要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软件、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专业人才及数据分析、网络营销、新媒体、产品经理、设计等数字化应用人才。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数字化人才短期培训业务、数字化人才非学历高等教育业务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数字化人才短期培训业务包括以“黑马程序员”为品牌的现场培训、以“博学谷”为品牌的线上培训。黑马程序员现场培训的培训周期为 4-6 个月,博学谷线上培训的培训周期通常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设定不超过 1 年的学习服务周期,由学员在线上完成。相关课程包括以人工智能开发、Python+大数据、JavaEE 和 HTML&JS 前端为代表的专业人才课程以及以新媒体+短视频直播运营、产品经理、UI/UE +全链路设计师为代表的应用人才课程等。
数字化人才非学历高等教育领域,公司以“传智专修学院”为平台,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提供周期为 2.5 年至 4 年的数字化人才技能教学服务,并与公办大学合作办学推出“技能+学历”的业务模式,培养应用型数字化人才。该业务采用先付费和后付费两种收费模式,后付费模式“上学期间不收学费、毕业月薪不达 8,000 元不收学费(一线城市)”。传智专修学院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主,现有 Java 大数据、全栈 Python、数字媒体艺术三个方向。在数字化职业学历教育领域,公司于 2021年 12 月投资举办一所营利性全日制统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宿迁传智互联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应用型数字化人才,现有计算机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网络营销、直播电商、艺术设计与制作六个专业。
此外,根据公司 2022 年年报披露,公司于 2023 年 1 月收到大同政府的通知,其全资子公司大同好学申请举办的“大同互联网职业技术学院”已纳入《山西省“十四五”时期高校设置规划》,同意组织实施,公司将籍此进入学历职业教育领域。
---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科技 / 电子 / 半导体 /
人工智能 | Ai产业 | Ai芯片 | 智能家居 | 智能音箱 | 智能语音 | 智能家电 | 智能照明 | 智能马桶 | 智能终端 | 智能门锁 | 智能手机 | 可穿戴设备 |半导体 | 芯片产业 | 第三代半导体 | 蓝牙 | 晶圆 | 功率半导体 | 5G | GA射频 | IGBT | SIC GA | SIC GAN | 分立器件 | 化合物 | 晶圆 | 封装封测 | 显示器 | LED | OLED | LED封装 | LED芯片 | LED照明 | 柔性折叠屏 | 电子元器件 | 光电子 | 消费电子 | 电子FPC | 电路板 | 集成电路 | 元宇宙 | 区块链 | NFT数字藏品 | 虚拟货币 | 比特币 | 数字货币 | 资产管理 | 保险行业 | 保险科技 | 财产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