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间战期】波兰的自行火炮/坦克歼击车发展(下)
前两篇我们介绍了:TKD和TKS-D,今天我们就聊聊波兰的PZInż.160坦克歼击车项目吧。不得不说波兰是真喜欢拿装甲牵引车的底盘改自走炮。。虽然他们牵引车的底盘也是坦克底盘改的)

坦克歼击车 PZInż.160(项目)
PZInż.160 坦克歼击车是由波兰的 Państwowe Zakłady Inżynierii(国家工程厂)根据装甲武器的需求作为TKS-D的替代品设计的。初步草图于1936 年 11 月绘制。

它基于爱德华·哈比奇 (Edward Habich) 开发的底盘(及其衍生)。底盘曾用于4TP轻型坦克 ( PZInż.140 ) 与PZInż.130两栖坦克的原型和PZInż.152火炮牵引车。

该坦克歼击车的设计基于火炮牵引车,其工厂编号为PZInż.160。与TKS-D相反,设计师们为它准备了坦克版的37毫米博福斯炮反坦克炮。可放置在车体正面较低的位置,并且不可拆卸(指的是像TKS-D那种可以拆下来装回炮架用的)。

它拥有更厚的装甲。有多厚呢?厚达15 毫米——别笑,和前两位对比这算“较”“厚”的了。它用上看更强劲的可提供95马力,最高可让其达到50公里/小时时速的PZInz.425发动机。它的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架的结构与4TP差不多。

由于采用了更现代、更大的底盘,它有了更好的越障能力,并且可能为车组人员提供更多的舒适度。比挤在大规模装备的TK系列小车车好多了,当然同样的重量也上去了,达到了4.3吨
波兰历史学家/作家雅努什·马格努斯基(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苏联坦克历史的历史学家)根据 PZInż.152牵引车的照片制作的 PZInz.160 坦克歼击车的艺术视觉效果(可能不准确)。

1937 年 8 月,工程师哈比奇对其设计提出了一个修改方案,他的方案中为其增加了两挺额外的 7.92 毫米机枪(一挺位于正面,一挺位于顶部的架子上)。当时,装甲武器技术研究局对该设计进行了评估,但还是被拒绝了。他们转而采用了已经造了原型车的TKS-D,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 PZInz.160有火炮改装的需求,和更高的价格( PZInz.160仅一个基本的拖拉机底盘就花费约 60,000兹罗提,相比之下,C2P火炮牵引车则为 40,000 兹罗提或更少)。

尽管 PZInż160拥有更好的装甲和性能,但也有了更多的油耗与更大的车体(目标)而波兰就一这两个原因拒绝了他们的设计。考虑到他们后来的操作,他们这决定挺奇葩的。。后来他们拒绝TKS-D的理由就是装甲不足,而 PZInż160具有更重的装甲,但有着更大的尺寸更贵的价格。。。(PZInż160的估计成本为 75,000 兹罗提)
不幸的是,波兰军方似乎并没有考虑使用这种比轻型坦克便宜两到三倍的纯坦克歼击车作为防御潜在敌人的装甲部队的载具之一虽然,这个项目连原型车都没建,但PZInż.160 仍然是一个有趣的项目。至于设计中准备给它配备的wz.37坦克炮,其生产于1938年就开始了。
武器:总结一下,PZInż.160配有一门37毫米wz.37博福斯坦克炮,安装在车辆前方,以及两挺7.92毫米机枪(大概是标准wz.25哈奇开司)。一挺机枪安装在火炮上方。第二挺则是作为防空机枪放置在上方的架子上。火炮仰角:负50度,正20度。预计可装载 120 发火炮和 2000 发机枪子弹。

装甲和车身:全部由轧制装甲板焊接而成,正面:8毫米至15毫米,侧面 - 10毫米,后部 - 10毫米,底部 4-8毫米。

波兰军迷重演使用的二号坦克:

好了这个系列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