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刘裕 字德舆 小名寄奴

刘裕 字德舆 小名寄奴

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绥舆里人,东晋末年军事家、政治家,亦是南朝宋的开国君主。刘裕最初为北府将领孙无终的司马,在孙恩之乱中展现其军事才能,及后更发起义军击败篡位的桓玄,恢复了东晋政权,并获得了极高名望,并在不久之后掌握朝权。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因此上表北伐南燕。他先于巨蔑水击退燕军,接着攻临朐城。晋燕两军于临朐以南作战,胡藩献计出奇兵突袭临朐城内,最终成功攻克。最终刘裕大败燕军并斩杀十多名大将,慕容超逃回广固城死守。刘裕筑围围困广固,一直维持至次年二月才攻下广固,并俘杀慕容超,消灭南燕。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再次北伐后秦。他派遣檀道济等人收复了洛阳,接着在次年正月,自彭城率水军西进,进入黄河。等到他一直进军至潼关,命王镇恶率军经渭河进攻长安。王镇恶于渭桥大败姚丕,最终姚泓于八月出降,后秦灭亡。刘裕于次月到达长安,大赏将士并诛杀归降的后秦宗室姚璞、姚赞及其百多名宗族。
同年十一月,留守建康的刘穆之去世,加上诸将思乡,刘裕只得班师东归。他留下当时仅得十一岁的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并留下王镇恶、王修、沈田子、毛德祖等将领协助他。然而刘裕走后不久,诸将内讧。沈田子杀死王镇恶,王修杀死沈田子,而刘义真又在诸将唆摆下杀害王修,于是关中大乱,赫连勃勃乘机进攻关中,刘裕唯有召还刘义真,派朱龄石等代镇长安,更指令若关中不能守下去就可放弃。最终刘义真逃回,但朱龄石、朱超石、傅弘之等东晋宿将无一得还。
元熙二年(420年),晋恭帝禅让帝位给刘裕,东晋灭亡。刘裕即位为帝,改国号为“宋”。他称帝之后,为了斩草除根,杀掉恭帝,从此开了受禅后屠杀旧王朝宗室的先河。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患病,遗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五月癸亥日(6月26日),刘裕去世,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为武皇帝。
统帅 S+
(刘裕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武悼於旧楚,定刘毅於荆豫,灭南燕於二齐,克谯纵於庸蜀,殄卢循於交广,擒姚泓於崤函,戎旗所指,无往不捷。北方之寇,赫连敛迹而穴处,魏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辛弃疾赞之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武力 S-
(寄奴曾奋长刀而战千人,杀伤甚众。后戍句章,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每战辄摧锋陷阵。)
军谋 S
(刘裕雄略命世,独决神襟,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焉。至于借道北魏,以步、骑、车、水为却月阵,雷动朱方,风发竹里,虽孙、韩用兵,不足加也。)
智略 B+
(寄奴少好摴蒲,轻狡多诈。观其筹算,料桓玄、刘毅於股掌之间。然则关中之变,失之造次,未免小黠大痴矣。)
内政 B+
(刘裕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又整肃吏治,减免税役,推行“义熙土断”。虽为帝未久,已奠元嘉之基。)
魅力 A
(刘裕天锡神勇,龙骧虎步。观其豁达宏远,则汉高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之匹。王夫之赞曰:“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惜名微位薄,盛流皆不与相知,其志终不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