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皇太极128】崇祯帝甩锅陈新甲,丁启睿联军十八万

2023-03-27 23:51 作者:胖胖的蛋壳  | 我要投稿

太师视频中经常提到八旗的官职,比如固山额真、梅勒额真、牛录额真,这些满语译名看的人晕乎乎的,不知道到底哪个官大哪个官小。

百度了一下,发现百度贴吧满族文化吧已经有人做了详细统计,直接COPY过来。

(题外话,本来看名字我还以为满族文化吧会和明朝吧一样用户比较极端,看了贴吧内容才发现吧主和吧务似乎是一群萌妹子)

【都统】(固山额真) 

清代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的最高长官。入关前满语称固山额真,设1人;设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勒章京)各1人。顺治十七年(1660年),从汉语,改固山额真为都统,梅勒章京为副都统。执掌一旗之户口、教养、官爵承袭、军事训练等。京师满蒙汉八旗各有都统1人,从一品,共设都统衙门24处。在各省置驻防八旗,辖兵2000名以上者,以将军领之。全国设将军衙门13处均从一品,以满洲王公或亲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设,凡设将军处,下置副都统。在某些地区,副都统即为一地驻防旗长官。

【协领】

清代驻防八旗各旗所设职务,正三品。位在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负责驻防旗之一旗军政诸务。在东北地区,协领有独处一城领驻防者,如吉林珲春、三姓、拉林等处。

【参领】(甲喇额真)

清代八旗甲喇额真(甲喇章京)职官的汉译名。正三品。副参领为正四品。又为组织名。京旗每旗下分5参领。每参领下辖佐领若干。

【城守尉】

清代八旗驻防将领官名,正三品,负责重要府州防卫,其与副都统等。全国共设城守尉衙门16个。城守尉所领兵一般为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个别地方也有超过千人的。

【佐领】(牛录额真)

即牛录额真,牛录章京。早期满旗社会,出兵或狩猎时,按家族村寨行动,每10人选1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300人为1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军事编制单位,牛录额真1人管理,始正式成为官名。天职八年(1634年),改称牛录章京,入关后,改为汉称佐领,正四品。驻京师者置於参领之下;驻防,则置於协领之下。战时领兵官,平时为行政官,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其职多为世袭。也是社会与军事组职名。牛录是八旗的基本单位。早期满族社会,它兼有行政、生产、军事三种职能。入关后军事职能增强,生产职能逐渐消失。清代各所辖壮丁数在各个时期不同。皇太极时每佐领壮丁约略200人;康熙时百三四十人;嘉庆时,则以150人为率。

【领催】

清代满语拨什库("催促人"之意)的汉译名。低级军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各佐领下皆有设置,由马甲、闲散内优秀者礼之,每佐领下5人,专司登记档案及支领俸饷诸务。满洲之领催兼於本佐领下识字扩军内挑礼。

【骁骑校】

清代八旗低级军官名。满族社会早期称代子,满语称"分得拨什库",代行者之意。设於佐领之下,正六品。

【马甲】

即马兵、骑兵。又称骁骑。满洲等旗人成丁后,其出路主要是桃礼马甲,由本佐领下步甲,养育兵,匠役和闲散余丁中桃礼,由马甲再选为前锋,扩军等。京旗马甲隶骁骑营,满洲每佐领下20人,专辖於八旗都统。

【皇太极128】崇祯帝甩锅陈新甲,丁启睿联军十八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