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粉丝去哪了?
阿彼察邦的《记忆》今天首映,截止到下午2点,票房是24万人民币。其实和我预期的一样,我之前预估的总票房是顶多200万rmb。看趋势的话,如果贾樟柯后续不采取更激进的宣传,票房也就这样了,估计也就100多万吧。200万都高估了。
一个电影100多万票房,这个数字放在当下人们对票房的概念里也是相当炸裂的。
我们看看陈思成,这就是我们的榜样,学学,看看人家的票房
一个没过亿的电影,也好意思叫电影么?
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极度低迷的票房,背后折射出了非常多的问题。有社会的,有审美的,有关娱乐,也有关艺术。
所以我有3个问题
1.贾樟柯的粉丝在哪里?
因为贾樟柯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者,而且阿彼察邦,也是我自认为所谓影迷圈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导演,据我所知,我了解的影评人也好,电影爱好者也好,不说对阿彼察邦有多喜欢,但没有一个说是讨厌的。基本上都是非常认可并且崇敬的一个导演。
而且贾樟柯前几天的宣传,我自认为,但凡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应该都知道,虽然看不看,花不花钱是两码事,但是 这个信息应该是都接受到了。应该是一个我想象中的众人皆知的事情。
所以我就好奇的去看了一下小贾的微博,这微博的数据是真离谱啊。1800万的贾粉啊!
这和我想象中的贾樟柯知名度天差地别。你在b站,经常看到一个人,提到中国电影,那必然得是贾樟柯啊。3个手指头不得留一个给贾樟柯?
我就感觉好像中国的年轻人,但凡看点电影的,都是他的粉丝。但是却找不到,到底谁是他的粉丝,那这肯定是我自己出现幻觉了。我以为的那个,只是我以为。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微博当然注水非常严重,那么他的粉丝都在哪里呢?
2 在2023年,电影的艺术性还很重要么?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有些人会开始怀疑我了,电影不追求艺术追求啥?想必大家都是文艺爱好者。肯定是不屑于那些垃圾商业片的人。当然,我也是。
可有一个问题,阿彼察邦牛不牛比,艺术不艺术。他的记忆,全球票房58万美元,在法国也只有17万美元。自己扣汇率算一下。他这个电影能挣多少钱,在中国你要说和别人说,我是一个世界知名导演,我老艺术了,我电影票房全球400万rmb,我在筹拍下一部电影,你愿意投资多少钱。
你会投吗?
不管是世界级导演也好,还是平时爱好拍短片的电影爱好者也好。不管你什么级别,只要你想拍电影,都涉及到成本问题。0成本当然也可以拍,你可以在大脑里过一遍。
拍过片的人就知道,拍电影真的需要资金支持的。非常重要。没钱拍不了电影。
资金会限制你非常多的东西。
可是艺术性换不来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
以利益为主要目标的投资者就不会投了,只能寄希望于福利机构和某些政府部门了
洪尚秀拍电影的低成本在电影史上都是出了名的,但是他依然面临资金烦恼,连去电影节参展的机票钱都拿不出来。
电影的艺术当然重要,但是谁为艺术买单呢?
我先表个态,我是不会买单的。我是不会进电影院的。
如果你愿意买单,你一个人也是不够的,需要有成千上万你这样的人。
3 电影的发行方式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了?
我所说的这个发行方式,泛指整个电影消费模式,就是电影院看电影这个模式已经非常古老了,随着时间的改变,他必定会缩小他的体量规模。这涉及到电影媒介的转变,现在非常多的人依赖手机和电脑看剧。
电影院目前勉强还维持着一种娱乐,休闲的目的。已经呈现非常明显的下滑趋势了,爆米花电影都没人看,你还指望有人看艺术片?痴人说梦。
所有的艺术电影在电影院都得死。
是看艺术片的人少了吗?当然少,但也不是没有,少有少的活法,小众的东西也得存活,但是活的方式得转变了。
我相信如果有好的模式,不常看艺术片的潜在观众,也会逐渐培养起看艺术电影的习惯。
当然这也是过于乐观了。当下整个世界的电影都在走下坡路。我也没有什么能力能参透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