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术|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可有效用于犬猫角膜重建

名词解释
猪小肠黏膜下层(SIS)

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简称:SIS)是脊椎动物小肠中的黏膜下层组织,是一种可替代的生物材料它已被广泛用于兽医眼科。
猪等动物上获得的小肠黏膜下层免疫原性较低,可用作多项诊疗中的器官移植用结构材料,特别是作为生物补片(Biomesh)。
狗和猫失去一半以上的角膜厚度可以定义为严重角膜缺损,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角膜穿孔。角膜缺损有多种病因,包括创伤性、感染性或外科手术(角膜切除术)。
现在可以通过多种外科移植手术来替代丢失的角膜物质,包括板层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巩膜转位术和角膜移植术。
本次分享的是F. Goulle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关于猪小肠黏膜下层用于犬猫角膜重建的临床研究》,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106例猪小肠黏膜下层角膜手术来介绍其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通过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探究猪小肠黏膜下层在犬猫角膜重建手术中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 2010年1月106例小肠黏膜下层角膜手术重建的临床资料。采用猪小肠黏膜下层显微手术移植角膜缺损。根据缺损的深度来填充一层或多层生物植入物。术后3、6、12周对动物进行检查。
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均得到保留。角膜瘢痕是透明或离散有74例(69.8%),角膜瘢痕轻微或明显有32例(30.2%)。小肠黏膜下层部分融合有9例(8.5%); 24例(22.6%)发生微弱或轻微角膜色素沉着,无视力损害。在随访超过3个月的病例中,仅5只狗因明显的色素沉着而出现较重的并发症,导致视力受影响。
临床意义:
猪小肠黏膜下层角膜移植是角膜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多数情况下可保持角膜透明。它是传统结膜移植一个很好的的替代方案。
研究样本与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2005年5月至2010年1月期间接受SIS显微外科移植重建严重角膜缺损角膜的60只狗和42只猫(106只眼睛)。

所有病例眼科检查,标准一致
作者筛选的每个病例中都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对威胁反应、眼睑反射、眩光反射和瞳孔光反射进行双侧评估。
泪液分泌撕裂试验(STT)(标准化无菌条,品牌:Schering-Plough动物健康公司)荧光素试验(Fluoresceine 0.5% collyre unidose, TVM)进行。
在荧光素测试前后(角膜穿孔的情况除外),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Hawk Eye, Dioptrix)检查所有角膜,以准确评估要填充的角膜病变的深度,手术引起的缺陷(深角膜切除术)除外。在这些情况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评估。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显示严重角膜缺损,即失去一半以上的角膜厚度,部分病例伴有角膜下降或角膜穿孔。除因角膜穿孔导致前房塌陷者外,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眼压测量(Tono-Pen Vet压平式动物眼压计,品牌:锐科Reichert)。
所有病例手术标准,流程一致
每个病例,手术都是使用操作显微镜(Variflex,Möller-Wedel)。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 5毫克/千克替来他明-唑拉西泮(Zoletil,Virbac)。疼痛管理是皮下注射4毫克/千克卡洛芬(Rimadyl,Pfizer)或肌肉注射0.25毫克/千克吗啡(吗啡10毫克,Lavoisier)。气管插管后,用异氟醚维持麻醉(Isoflurane Belamont,Nicholas Piramal Limited)马博沙星(MarbocylFD,Vetoquinol)静脉注射, 按照所有眼科手术的建议,用温和的聚维酮碘消毒液(眼睑稀释1%,角膜稀释0.2%)对眼周区域和眼珠进行仔细消毒[Gelatt and Gelatt 2003]。
SIS补片制备使其形状与角膜缺损的形状相同,其大小始终比角膜损失的表面积大1至2毫米。多层移植手术使用可吸收单丝缝合材料(Vicryl, Ethicon sutures, polyglactin 910, size 9/0, Johnson & Johnson Int.)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缝合到角膜上。
通过在角膜缺损的四个基点放置四条缝合线进行定位,然后根据需要,使用尽可能多的缝合线完成,将补片牢固地固定在角膜上。手术期间定期用等渗溶液冲洗,以防止干燥。第三眼睑皮瓣(固定口服2毫克/千克/天的马博沙星(Marbocyl,Vetoquinol)治疗三周,每天两次将外用庆大霉素滴眼液(Soligental,Virbac)滴在眼睑皮瓣上。
术后10天由转诊兽医进行第一次复查。目的是确认第三眼睑皮瓣已经就位并且没有不适。手术后三周,当第三眼睑皮瓣被移除时,手术医生对所有动物进行检查并评估角膜愈合。随后在6和12周,对患者进行了重新检查,并进行了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角膜和荧光素测试)。
部分病例
(1)

(a)15个月大的波斯猫,角膜腐骨
(b)在a图之后,将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覆盖第三眼睑
(c)术后3个月,角膜恢复透明度,逐步恢复视力
(2)
(a)一只七岁波斯猫的左眼,融化性溃疡性角膜炎
(b)同一只,移植前,深度融化的溃疡
(c)猪SIS外科移植术后及第三眼睑覆盖
(d)手术后三周,吸收移植物并已融入角膜,以及少量的角膜新生血管
(e)手术后三个月,角膜透明度良好
(3)

(a)一只五岁的波斯猫的左眼,深层角膜残骸
(b)角膜切除术后的猫,持久性深部角膜基质的色素沉着
(c)角膜切除术的第二步,断骨的全切 和房水渗漏(角膜切除术直至穿孔)
(d)猪SIS外科移植术后及第三眼睑覆盖
一些讨论
以前的研究报告了使用软绷带隐形眼镜[Featherstone and others 2001]和结膜移植[Lewin 1999, Bussieres and others 2004]与SIS移植相结合,但在活泼的病例身上使用绷带隐形眼镜有时会导致植入的补片损失。
结膜移植可能有不透明和妨碍视力的缺点。其他移植手术,如角膜结膜移植或角膜巩膜移位可用于减少角膜疤痕,术后角膜比结膜角膜移植后更清晰[Whitley and Gilger 1999]。然而,这些移植过程会损害正常和健康的角膜组织[Whitley and Gilger 1999],它们是耗时的技术[Hendrix 2007]。
此外,它们不适用于融化性溃疡的病例,因为这些移植手术需要足够的外周健康角膜[Whitley and Gilger 1999]。
研究结论
这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提供了比以前发表的更多病例的数据,表明SIS是一种用于角膜重建手术的非常有效的生物材料。
此外,通过这种移植技术可以恢复绝大多数病例的角膜透明度来保护视力。但是,最初有色素沉着的角膜和严重角膜缺损的巴哥犬可能容易在移植手术后发生色素沉着恶化。
以上就是F. Goulle所撰写的《关于猪小肠黏膜下层用于犬猫角膜重建的临床研究》部分内容,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